Workflow
实探华强北:“一天几个价”,内存条炒成“黑金条”
证券时报·2025-11-14 08:38

存储产品价格暴涨现象 - 从今年4月至今,各类存储产品价格普遍翻倍式上涨,有产品价格大涨3倍 [1] - 搭载国产长鑫存储第五代芯片的64GB内存条价格从4月的1000元出头涨至11月13日的4200元一条 [3] - 16GB的DDR4内存条价格从年初的不到200元一条涨至11月13日的超过400元一条,固态硬盘价格也普遍翻倍式上涨 [4] - 内存条价格波动剧烈,呈现一天几个价的状况,有商铺老板采用压货不卖的方式博取更高利润 [1][6] 价格上涨的驱动因素 - 价格上涨背后是供不应求,主要受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大基建影响,AI算力基建的爆发式增长显著拉动了存储芯片需求 [8] - 单台AI服务器对DRAM和NAND的需求是普通服务器的3倍到8倍,造成高端存储产品供应紧张 [8] - 全球存储芯片三大巨头SK海力士、三星、美光为保证利润,优先将产能提供给HBM、高容量DDR5 RDIMM等高端存储产品,策略性放弃低利润产品线并宣布停产DDR4等产品 [9] - 互联网头部企业加大算力领域资本开支,如阿里巴巴计划未来三年投入超过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微软宣布向葡萄牙数据中心项目投资100亿美元 [8] 行业周期与未来展望 - 行业进入超级周期,预计DRAM的整体需求和价格上涨动能会延续到2026年 [9] - 进入2026年,三大原厂预计持续快速将产能升级至先进制程,积极争取高端产品市占率,减少成熟制程产能比重 [9] - 本轮存储涨价周期可能持续1年到2年时间,直至供需平衡恢复 [9] - 上市公司证券部表示,今年四季度存储涨价趋势应该仍会延续,在行业上行周期国内存储厂商的业绩会受到积极影响 [10] 对下游消费电子市场的影响 - 存储产品涨价导致华强北组装电脑商户订单量明显下滑,组装一台电脑的价格至少涨200元 [11] - 手机新品价格受影响,红米K90系列12+512GB版比12+256GB版售价高600元,OPPO、vivo等国产手机旗舰新品也集体涨价 [11] - 厂商将被迫提高产品售价,或者减少存储配置、寻求替代方案 [11] 对国内存储厂商的机遇 - 当前全球存储市场中NAND和DRAM产品的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 [12] - 存储缺货潮成为宝贵的市场机遇,国内厂商通过持续技术升级与产品迭代,正逐步承接海外厂商退出的市场份额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