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核心事件与市场反应 - 外资机构伯恩斯坦发布研报,将公司归类为投机周期类玩具,并给出“跑输大盘”的评级,这是该机构近期第二次看空公司[1] - 公司发生直播事故,员工在直播间吐槽产品售价过高,相关词条冲上微博热搜,公司回应称正在紧急调查但不会开除相关员工[3][4] - 直播事故后公司股价曾短暂下跌,但随后反弹,11月10日股价大涨超8%[7] 创始人财富与股东动向 - 创始人王宁以1820亿元身家登顶胡润U40榜首,相比6月初福布斯实时富豪榜的1460亿元,财富在5个月内增加近400亿元[2][8] - 自2024年起,包括创始人王宁在内的主要股东开始减持,王宁通过两家公司合计减持2170万股股份,套现约15.62亿港元[12] - 天使投资人蜂巧资本于今年5月清仓式减持其上市前持有的全部股份,套现约21亿元[13] 产品市场表现与IP热度 - 直播事故涉及的DIMOO系列产品开售一秒售罄,其中隐藏款“安全感”价格涨至819元,溢价7.3倍[7] - 公司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头部IP DIMOO系列上半年收入为11.05亿元,收入占比8%,其隐藏款“米奇TV秀”价格由179元上涨至784元,溢价3.4倍[7] - 10月9日发售的万圣节系列包含5个IP的产品在主流线上平台数分钟内售罄[12] - 但LABUBU的市场热度出现退潮趋势,小红书平台相关互动量10月环比骤降86%-91%,百度指数环比下滑14%-27%,微信指数环比下跌19%,较6月峰值跌幅均超80%[14] 财务与运营数据 - 今年第三季度公司整体收入同比增长245%至250%,其中中国收入同比增长185%至190%,海外收入同比增长365%至370%[1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70.3%,同比提升6.3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高于LVMH集团的66.84%,与爱马仕的70.67%基本持平[12] - 公司线下支付宝交易10月同比增长54%,较第三季度的58%放缓;线上电商平台及官方旗舰店GMV创16个月新低,10月环比分别下滑38%和46%,较6月峰值暴跌59%和67%[14] 行业竞争与产品定位 - 公司被外圈称为“塑料茅台”,通过盲盒机制制造不确定性,利用限量款、隐藏款强化稀缺性,并进行IP人格化与情感绑定,贩卖情绪价值[9] - 国金证券研报显示,中国情绪消费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突破2万亿元[9]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威胁,名创优品旗下TOPTOY采取低价策略抢占下沉市场,52TOYS面向男性市场分流用户,日本Bearbrick走高端路线挤压溢价空间[14] 产品质量与消费者反馈 - 一款初代LABUBU在拍卖会上以108万元成交,但公司仿品成本仅需4元[5] - 黑猫投诉平台共有26064条投诉信息,普遍涉及产品瑕疵与售后服务差[6] - 网友吐槽产品价格过高,认为79元售价是“割韭菜”[7]
泡泡玛特王宁身家还在涨,但有人恐惧了 || 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