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秸秆成山,电厂为何还“喊饿”?看滑县如何破局
中国环境报·2025-11-14 09:39
核心矛盾 - 河南省滑县每年秸秆产量超过200万吨,但当地生物质电厂年均仅消耗35万吨,面临原料供应不足的“吃不饱”困境 [1] - 大量秸秆堆积田间与生物质电厂原料短缺的矛盾,反映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存在挑战 [1][2] 秸秆收储环节问题 - 小麦和玉米秸秆的收购、打包、离田时间短,受农时影响大 [1] - 机械化收割打包设备配套不足,秸秆收储点分布不合理 [1] - 秸秆收储市场化运作链条不完善,在便民方面存在不足,影响农民积极性 [1] - 企业与乡镇政府的秸秆回收战略合作不成熟,导致乡镇积极性不高 [1] - 秸秆密度小、体积大、分布松散,存储受场地及季节性影响大,今年秋收季节阴雨天气进一步加剧收储困难 [2] 解决方案与探索 - 生物质能源企业需解决收储问题,拉长秸秆收储运链条,通过调研与沟通选择农民欢迎的收储方式 [2] - 滑县重点支持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建设、秸秆离田、农机具购置、秸秆饲料化项目 [2] - 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运作,培育壮大秸秆收储企业,构建收储、加工、利用紧密衔接的产业链条 [2] 行业现状与潜力 - 滑县生物质能源发电企业年上网电量约2.3亿千瓦时 [1] - 秸秆资源化利用具有潜力,但需完善产业链使其成为有价值资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