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标准化体系培育内涵式增长新动力,水发集团对标一流靶向发力新路径

文章核心观点 - 水发集团通过构建并实施“2+2+2”运营管理对标提升体系,有效解决了国企在对标世界一流企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水土不服”和“两张皮”难题 [2][5] - 该体系以内部对标为核心,结合外部对标,将外部经验内化为自身标准,推动企业运营成本下降和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5][12][15] - 体系通过“两层对标”和动态评价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循环,实现了从数据向好到经营向实的转变 [8][9][12][15] 对标提升体系构建背景与挑战 - 国企普遍存在大而不强、盈利能力与行业头部企业有差距的问题,亟需通过对标学习提升管理水平 [3] - 传统对标管理存在痛点:外部对标因企业情况不同难以复制;内部对标因缺乏系统支持效果差且存在上限 [4] - 国务院国资委及山东省国资委均动员部署国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推动国企补短赶超 [3] “2+2+2”对标提升体系核心内容 - 体系以细分行业二级公司和项目公司两个层次对标为核心 [5][8] - 二级公司内部对标指标体系由净资产收益率、收入利润率、毛利率、单位人均利润和单位直接运营成本组成,并从贡献率和提升率两个动态维度评价 [8] - 项目公司对标指标体系由十个左右重要指标组成,根据各细分行业发展情况配置不同权重进行综合评价排名 [9] - 体系以运营管理标准化体系和示范化厂站两个建设为支撑,以三级推进和专家团队两个机制为保障 [5] 体系运行机制与特点 - 评价指标采用动态值而非静态值,促使各公司不断追求更高完成值,从而抬高行业平均值,形成良性循环 [8] - 增加提升率维度以激励基础薄弱企业,保证所有公司都有持续改进的动力 [9] - 外部对标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业务模式、数字化平台等方面,为内部对标提供提升路径参考 [9] 体系实施成效:成本压降与运营效率提升 - 水发能源通过技术改造等手段,实现水、电、热单耗分别同比降低37.71%、8.69%、5%,综合成本同比降低2.32%,节约金额650万元 [12] - 截至前三季度,供水、供热、光伏、风电等单位直接运行成本分别下降0.034元/方、7.64元/GJ、0.023元/度、0.005元/度 [12] - 水发水控集团旗下公司通过专家团队督导整改,实现药剂成本同比下降280.46万元,电耗同比下降110.62万元 [13] 体系实施成效: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 水发上善集团水利水务主业前10月利润增长17.35%,现金流增长56.48%,水务运营板块利润总额和现金流分别增长33.41%、41.92% [14] - 山东农发智慧生物公司鹿茸菇产量增长41.33%,营业收入增长26.41%,利润总额大幅增长407.7%,单位生产成本下降16.44% [15] - 截至2024年底,供水行业净资产收益率提升0.94个百分点(提升38.14%),污水处理行业提升1.96个百分点(提升35.06%),设施农业提升2.48个百分点(提升74.87%) [15]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在内部对标常态化基础上,着重强化外部对标经验转化,持续升级内部标准、加大创新改革力度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