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暴事件概述 - 北京时间11月12日8时起,地球经历一次显著磁暴过程,实时地磁活动指数一度达到最高级别9级,显示出强烈的空间天气活动[1] - 近三天内,我国北方地区有望观测到极光现象[1] 太阳活动与地磁暴成因 - 太阳耀斑强度分为A、B、C、M、X五个等级,每级能量相差十倍,X级为最强[1] - 11月5日凌晨,太阳连续爆发两次高强度耀斑,强度分别达到X1.8和X1.1级[1] - 11月5日晚间和11月6日清晨,太阳再次发生两次耀斑爆发,最大强度分别为M7.4和M8.6级,并伴随明显的日冕物质抛射现象[1] - 近期太阳表面出现一个面积庞大、磁场结构复杂的活动区,该区域已爆发多次中等以上强度耀斑,并伴随大量日冕物质抛射[1] - 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流抵达地球附近时,对地球磁场产生强烈扰动,从而引发地磁暴[1] 极光形成原理与观测条件 - 地磁暴期间,高能粒子从太空落下,撞击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并使其发光,从而形成极光[2] - 极光本质是地磁暴的"副产物",太阳日冕物质携带巨大能量与地球相遇,部分粒子沿地球磁场线汇聚到两极区域,与距地面100至400公里高的大气层发生碰撞,能量交换以光芒呈现[2] - 极光颜色取决于不同高度的气体分子:400千米高度氧原子产生红色光,200千米高度氧原子产生绿色光,100千米高度氮分子产生紫色光[2] - 太阳活动强烈时期,极光观测范围向低纬度地区扩展,我国北纬40度线以北地区有机会观测极光[2] - 北纬40度以北公众可在夜间选择光污染较小地区,面向北方天空进行拍摄尝试,北纬35度左右地区如海拔较高也可尝试观测[2] 地磁暴影响与持续可能性 - 地磁暴可能对短波通信和卫星导航系统产生一定影响,但对人体健康影响微乎其微[3] - 极光现象仍在持续,随着太阳活动持续活跃,近期地球多地仍有可能再次出现极光现象[3]
强烈地磁暴来袭,我国北方多地有望邂逅极光
科技日报·2025-11-14 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