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十二家产投机构沪上结盟 共组农投会掘金农业“牛市”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14 14:38

行业趋势与认知转变 - 农业投资正迎来“牛市”,行业趋势是首要考量 [1] - 在“十五五”规划建议的政策支持下,农业产业升级窗口进一步打开,关键布局期在当下两三年 [2] - 长期以来农业被视为资本“禁区”,具有周期长、风险高、产业链脆弱的特点,但认知破冰已经开始 [3][4][6] - 硬科技持续渗透是打破刻板印象的关键,无人机、智能农机等智慧农业成为改变行业认知的重要载体 [7][8] - 用工业化科技在农业上做小应用就能看到不错的爆发点,用4.0工业赋能1.0农业可使产业快速跃迁至3.0 [9][10] 技术应用与市场数据 - 以大疆、极飞为代表的中国农业无人机保有量已突破20万架,年作业量超过26亿亩次 [12] - 极目科技专攻丘陵山地无人机,载重不断提升,海外销售大幅增长 [11] - 智慧农业降本增效的“中国方案”正走向全球 [13] - 品类的选择是避免重资产与同质化竞争的前提,例如猕猴桃项目栽跟头而蓝莓项目获得成功 [15] - 品牌是破局关键,广东荔枝以“东方爱情果”新定位重塑形象,为打开高端市场提供新路径 [16] 资本运作模式变革 - 核心驱动力是“补改投”变革,即传统资金“补贴”转向“股权投资” [20] - 产业基金注重资金循环和回报,追求可持续性和“自我造血”,构建“募投管退”的良性循环 [21] - 未来五到六年基金化将成为涉农资金主流运作方式,不懂基金运作的农业主体或将寸步难行 [23] - 政府角色从“管理者”和“给钱方”转变为“陪跑员”与“服务者”,尝试为企业匹配科研资源并对接高端渠道 [23][24] - 从2024年起各地引导设立农业基金的速度明显加快,农业科技、生物育种、智能装备成为资本汇集的新热土 [35][36] 产业平台与生态构建 - “农投会”平台由市场化投资与产业服务机构携手地方农业投资平台联合发起,旨在打造协同生态 [25] - 平台参与者包括广州江楠集团、阿拉丁控股、百果园投资、方正多策基金等机构 [25] - 广州江楠集团深耕农产品流通三十余年,其遍布全国的产销网络成为链接产业链上下游的关键枢纽 [26] - 阿拉丁控股从能源转向农业被业内视为重要风向标 [27] - 中国是农业大国但在果蔬等细分领域尚未诞生大批百亿市值公司,存在结构性机遇和巨大价值洼地 [29] 区域发展与实践路径 - 上海着力打造“精品农业”之路,不追求面积规模而是聚焦价值提升,用工业思维绣农业之花 [40][41] - 大型国企在资源整合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体系内协同试图打通从生产到营销的全链条 [42][45][46] - 民营企业在细分领域寻找确定性,但参与规模化运营时资金链是主要挑战之一 [47][48] - 区域公共品牌成为突围路径,通过统一品牌整合本地企业资源并依托电商直播基地拓展销售 [50][51][52] - 整合之路面临挑战,部分新成立的平台公司对农业和市场认知有限,不敢试错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