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连小红书都想给这届年轻人找个班上
36氪·2025-11-14 16:41

小红书招聘业务的现象与规模 - 2025年秋招相关笔记发布数超过205.2万,较去年几乎翻倍 [1] - 2025年有10225家企业入驻小红书招聘,包括京东、米哈游、花西子等知名企业 [1] - 平台上有高达640万以上职场前辈分享校招经验和实用技巧 [1] - 具体笔记分类中,“岗位解读”相关笔记超107,900篇,“简历修改”相关笔记超157,800篇,“面试技巧”相关笔记超480,400篇,“秋招心态”相关笔记超1,261篇 [2] - 平台已有3000多个校招交流群,6.8万个专属内推码被使用 [2] 小红书拓展招聘业务的用户与平台基础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平台月活跃用户突破3亿,内容分享者超1亿,搜索渗透率达70% [3] - 平台用户年轻化特征显著:00后占比35%,95后合计占比50%,Z世代和都市白领是六大主要人群标签中的两个 [3] - 用户存在自然衍生的职场需求,脉脉数据研究院调查显示25-30岁年轻人是职场压力敏感群体,2020年职场人平均压力值达6.9 [5] 小红书布局招聘的商业化动机 - 平台主要变现方式(广告和电商)面临压力,2024年电商GMV增速降至15%,远低于2023年的32% [6] - 广告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65%跃升至2024年的72% [6] - 全球在线招聘行业市场规模已达百亿级别,预计未来十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5% [6] - 竞争对手BOSS直聘2024年全年营收73.56亿元,同比增长23.6%,付费企业客户数达610万,同比上涨17.3% [6] - 入局招聘被视为一种可观的流量变现方式,能降低对单一业务的依赖 [7] 小红书招聘业务的优势与适用场景 - 平台生态与年轻人求职需求天然契合,用户已形成从考研到租房再到职场的“熟人式分享”信任基础 [12] - 更适用于通用型、兴趣驱动型岗位或具有特定圈层属性(如海外招聘)的职位 [8] - 61.7%的“00后”求职者在投递简历前会系统调查企业背景,小红书等平台成为其反向背调公司的渠道 [13] - 企业如京东在平台主动展示职场信息(如127万平方米职场面积、福利待遇等)进行“职场种草” [14] 招聘市场的宏观环境与挑战 - 202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高达1222万,就业市场压力巨大 [2] - 自2024年1月以来,全球初级职位招聘量下滑29个百分点,54%的Z世代正在积极求职,仅11%计划长期留任现有岗位 [14] - 岗位供需错配尖锐,63%的中小企业表示“招聘难度加大”,同时近半数Z世代从事着与理想相去甚远的工作 [17] - 40%的Z世代表示个人背景阻碍其追求理想事业,该比例是婴儿潮一代(24%)的近两倍 [18] - AI发展削弱了通用型岗位需求,写作、绘画、设计等兴趣就业岗位首当其冲,而工业机器人操作员、数字孪生工程师的需求增长30%以上 [9] 内容平台招聘的替代路径与局限 - 部分年轻人转向“国际打工人”路径,小红书“出国打工”话题浏览量达3.2亿,相关笔记形成完整经验分享链条 [18] - 2025年三季度中企出海职位同比增长34.19%,电商、智能制造、游戏等行业出海招聘需求旺盛 [18] - 内容平台面临信任与安全短板,用户发布的求职信息易被他人获取,存在风险 [9] - 对于高精尖技术岗或需要复杂专业背景的职位,传统招聘平台和猎头仍是更高效渠道 [8] - 其他内容平台如抖音、快手也已入局招聘,但各自聚焦不同细分人群(如快手服务蓝领与下沉市场)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