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格伦号火箭NG-2任务成功 - 美国蓝色起源公司的“新格伦号”重型火箭于11月13日成功发射并执行第二次轨道飞行任务NG-2,火箭成功进入太空,助推器在大西洋的无人着陆平台上安全着陆 [1] - 助推器回收是实现火箭部分可重复使用目标的关键步骤,回收后的助推器经整修后可多次执行发射任务 [1] - 本次发射任务的核心使命是将美国宇航局的ESCAPADE双火星轨道探测器送往火星,这是NASA五年来首次重启火星探测任务 [3] 新格伦火箭的研发历程与技术特点 - 新格伦火箭的研发始于2015年,但其核心技术BE-4液氧甲烷发动机的研发工作早在2011年就已开始,从公布设计到2025年实现首飞耗时九年 [4][5][9] - 火箭设计方案经历多次重大演进,最终确定为两级构型,第一级配备七台BE-4发动机,第二级采用两台BE-3U氢氧发动机,所有关键部件均由公司自主设计和制造 [5] - 作为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运载火箭之一,新格伦火箭高98米,直径7米,其低轨道运载能力达到45吨,近地轨道运力估计可达70吨以上,并配备约22米超长整流罩 [5][11] 蓝色起源的公司战略与哲学 - 公司秉持“循序渐进,勇往直前”的座右铭,与SpaceX“快速试错”的激进风格形成鲜明对比,选择了一条稳健发展的道路 [4][9] - 公司发展资金主要来自创始人杰夫·贝佐斯通过出售亚马逊股份进行的持续注资,这种独特的资金支持方式使其能够坚持长期主义 [6] - 2021年后,随着贝佐斯全职投入并引入亚马逊的高效运营文化,公司研发进程显著加快,例如2023年任命前亚马逊高管戴夫·林普担任CEO,推行“客户导向”理念 [8] 商业航天领域的竞争格局 - 在运载能力上,SpaceX的星舰在可回收模式下低轨道运载能力达上百吨,远超新格伦火箭,后者更适合大型卫星和空间站模块的发射任务 [11] - 在复用策略上,星舰目标是实现助推器与上级的完全复用,而新格伦号目前仅第一级设计可重复使用,第二级为一次性使用,但公司已启动“Jarvis 项目”研发可复用上级 [11] - 猎鹰重型火箭是新格伦的另一强劲竞争对手,其一级回收技术已相当成熟,自2018年以来已完成11次任务,新格伦在系统可靠性上仍待提升 [14] 新格伦火箭的未来任务规划 - 计划于2026年1月执行“蓝月探路者1号”任务,搭载公司自主研发的“蓝月”Mark1型着陆器原型在月表实现精准软着陆,作为NASA商业月球载荷服务计划的一部分 [16] - 2026年中期将为亚马逊的“柯伊伯计划”部署首批49颗互联网卫星,尽管同属贝佐斯创立,但两家公司运营独立 [16] - 按照规划,新格伦火箭每年将执行最多8次发射任务,即使共乘载荷未就绪也会按计划发射且不追加费用,形成以发射时效为核心的商业模式 [17]
贝佐斯追赶马斯克:新格伦号二飞能否扳回一局?
36氪·2025-11-14 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