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监管新规 - 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严控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 自2026年1月1日起 对申请出口距注册登记日期不满180天的车辆 需补充提交生产企业出具的《售后维修服务确认书》 否则不予发放出口许可证 [1] - 政策旨在让二手车出口回归旧车出口本源 强化出口企业行为监管 提升出口综合服务水平 并给予企业约一个半月的缓冲期以适应新规 [1] - 新规针对“零公里二手车”乱象 即部分车商将国内新车上牌后以二手车名义出口 以避开进出口管制和关税 甚至套取国家补贴 [1] “零公里二手车”乱象 - “零公里二手车”被指为行业怪象 指车辆上完牌照完成注册后即转回二手车商手中 有数千家车商参与 造成市场混乱 [1] - 此类车辆虽为新車 但无法享受厂家官方质保 且可能存在产权债务风险 对经营者品牌形象造成冲击 [1] - 乱象反映了二手车出口行业在监管、标准、服务和诚信等方面存在的短板 [1] 二手车出口行业现状 - 中国二手车出口量持续高速增长 2025年1-8月突破40万辆 其中新能源车型占比首次突破30% 预计全年将达50-60万辆 [2] - 相较于2019年试点初期不足0.3万辆的出口量 预计2025年全年出口量增长超145倍 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 [2] - 行业自2019年试点启动以来实现跨越式增长 2020年出口仅4300辆 2024年突破43.6万辆 覆盖全球160余个国家和地区 [3] 行业挑战与监管背景 - 行业存在极少数企业不诚信经营、不履行义务的行为 扰乱了市场秩序 抹黑了中国二手车出口的整体形象 甚至造成信任危机 [2] - 出口量的爆发式增长伴随“泥沙俱下”的问题 已引起监管部门重视 [2] - 新出台的政策被视为以“引导”推动健康发展的系统性方案 旨在为二手车出口从“规模增长”迈向“价值增长”扫清障碍 [3]
四部门重拳出击!“零公里二手车”出口被叫停,曾遭长城汽车董事长“痛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