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吴清发署名文章 信息量大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15 11:15

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内涵 - 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体现为接纳新兴经济力量和关切广大投资者福祉[4] - 包容性侧重于拓展资本市场服务的广度与深度 使其更好地支持创新和服务人民[2] - 资本市场需识别和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 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助推器[4] - 资本市场是人民群众分享实体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 目前有2亿多股票投资者和7亿多基金投资者[6] - 新“国九条”落地后 2024年实现投资者现金分红2.4万亿元[6] 资本市场制度适应性内涵 - 资本市场制度适应性侧重于提升市场治理效能与视野 使制度体系能驾驭市场变化并提升国际竞争力[2] - 适应性强调制度体系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引领和规范市场创新发展的能力[7] - 监管机制的适应性意味着精准高效 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创新与风险变化[7] “十五五”时期重点任务举措 - 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 积极发展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2][5] - 健全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 大力发展科创债券、绿色债券等 稳步发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和资产证券化[5] - 推动培育更多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2][5] - 持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改革 提升再融资机制灵活性和便利度 支持上市公司转型升级[5] - 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 畅通多元退出渠道 健全进退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5] - 营造更具吸引力的“长钱长投”制度环境[2][6] - 推动建立健全对各类中长期资金的长周期考核机制 提高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6] - 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 推动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考核评价机制 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 推动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6] - 促进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畅通 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和战略资本[6] - 着力提升资本市场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2] - 稳步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2][8] 提升监管适应性的具体措施 - 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 强化重点领域风险和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防范化解[7]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高效识别违法违规线索和风险隐患[7] - 坚持依法监管、分类监管 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等恶性违法行为[7] 扩大制度型开放的路径 - 坚持以我为主、循序渐进 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 促进资本高效流动和要素合理配置[8][9] - 支持企业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9] - 稳慎拓展互联互通 提升外资和外资机构参与我国资本市场的便利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