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目标与路径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核心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与提高居民消费,使经济增长从依赖投资与出口转向更多依靠内需与消费[1] - 中国经济转型是一个持续多年甚至几十年的长期过程,中国政府早在“十二五”规划时期就已意识到需减少经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2] - 中国商务部长强调未来将既重视GDP也重视GNI,表明其更加关注国内各阶层的收入和分配问题[2] 经济增长引擎的演变 - 中国经济早期增长严重依赖外部需求与高投资,高投资支持了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培养,为增长提供了动力[2] - 在当前制造业全球市场份额已超过30%的背景下,仅靠投资无法满足增长需求,出口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可持续性受到影响[2] - 重视GNI意味着关注国内需求构成,企业和政府收入支持投资需求,家庭和居民收入则支持消费需求[3]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十五五”规划建议经济发展将主要依托科技自立自强,目标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格局,并增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3] - 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生产率提升被视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方式,以应对旧增长引擎效率下降和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4] - 中国在人才培养、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各领域科技发展上进行了大规模投资,为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经济体转型做准备[4] 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格局 - 人工智能是全球科技创新的焦点,也是中美两国竞争的焦点领域,双方竞争非常激烈[5] - 根据斯坦福大学《AI指数报告》,中美在AI领域的差距正迅速缩小,在绿色科技领域中国明显领先,在生成式AI模型方面双方非常接近[6] - 目前AI的主要开发者仅限中国和美国,因开发所需的基础设施、规模与人才门槛极高,中国在开源生成式AI模型中发挥核心作用[6] 全球多边贸易体系演变 - 当前美国政府表现出对全球多边体系的强烈抵触和排斥,退出了多项国际协议和组织[6][8] - 反对单边主义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多边合作将在美国之外的世界经济75%份额的地区持续进行[7][8] - 未来可能需要构建一个更复杂、更碎片化的新多边体系,与美国的交易型、民族主义、双边式体系并行共存[8]
全球洞察|诺奖得主关注“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国推动经济转型的目标清晰、方式明确
搜狐财经·2025-11-15 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