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5091家A股上市公司实际纳税总额约39727亿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占全国税收收入比重约22.7% [1] - 上市公司纳税结构分化显著,纳税额前100名的公司(约占总数的2%)贡献了约73%的纳税总额 [3] - 上市公司平均综合税负率(单位每百元收入纳税额)约为5.6%,自2015年以来呈下降趋势 [9][10] 上市公司纳税总额与全国税收 - 2024年上市公司实际纳税额合计约39727亿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 [1] - 上市公司纳税额占2024年全国税收收入比重约22.7% [1] - 2024年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3.4%,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三大主体税种均出现下滑 [2] 上市公司纳税结构 - 纳税额前100名上市公司贡献了约73%的全部上市公司实际纳税额 [3] - 中国石油(3961亿元)和中国石化(3313亿元)为2024年上市公司实际纳税额前两名 [3]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海油实际纳税额均超1000亿元,贵州茅台、中国建筑和中国移动纳税额超500亿元 [3] - 上市公司实际纳税额的平均值为7.8亿元,中位数为0.53亿元 [4] 行业纳税贡献与税负 - 采矿业、金融业、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际纳税额总量位列前三,合计占比近77% [4] - 在实际纳税额前100名公司中,采矿业(12家)的纳税额约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纳税额的四分之一,约1万亿元 [4] - 金融业上市公司实际纳税额约1万亿元,制造业超9000亿元 [4] - 相比2023年,制造业实际纳税额增长最多(约226亿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幅最高(约67%),房地产业降幅最高(约-28%) [9] - 采矿业、金融业每百元单位收入纳税额最高,约12元,房地产业次之约9元,制造业税负相对较低约4元 [10] 企业所有制与税负率 - 国有控股企业数量约占上市公司总数的30%,贡献了近80%的实际纳税额 [9] - 上市公司单位每百元收入纳税额自2015年的8.9元逐年下降,2021年起趋于稳定,2024年约为5.6元 [9][10] - 数字货币和数字政府概念企业的实际纳税额规模较小,单位收入纳税额和企业员均纳税额均低于全国整体水平 [11] - 民营企业在数字经济相关概念上市公司中占主导地位,国有控股企业在新质生产力和低空经济相关概念上市公司中占主导地位 [11]
上市公司贡献全国两成多税收,平均综合税负约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