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21个地市正借助第十五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十五运会)的机遇,通过打造差异化体育品牌来塑造城市体育性格,形成城市新名片 [1] - 各地市致力于推动文体旅商融合消费,将体育赛事的强大引力和流量转化为“留客型”消费,打造经济新增长点 [1][5] - 体育赛事的价值最终体现在促进“吃住行购”多元消费的闭环上,将运动体验打造为产业符号 [5][8] 各城市体育性格与建设举措 - 广州:定位国际赛事中心,承办十五运会最多赛事,围绕30个场馆打造17个精致街区,改造场馆侧面积176.64万平方米、城市侧面积366.21万平方米,本土专精特新企业深度参与,开幕式组织高效,拥有69家外国驻穗总领馆和110个国际友好城市,2010年以来承办国际赛事超240场次 [2] - 汕头:定位冲浪之城,拥有66处海湾和91.96公里南澳岛海岸线,青澳湾全年可冲浪天数超300天,承办三项十五运会赛事,南澳2024年入岛人次突破1000万,旅游综合收入突破40亿元 [2][5] - 肇庆:定位柔道之乡,培养出奥运冠军冼东妹等名将,本届全运会5名柔道运动员代表广东出战并获1枚铜牌,承办柔道、足球等4项赛事 [3] - 清远:定位漂流之乡,首个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国漂流之乡”的城市,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59平方米位列全省第二,培育马拉松、龙舟赛等品牌赛事 [4] - 潮州:定位围棋之乡,推动“棋苗工程”每年超2万名青少年系统学棋,连续36届举办少年儿童围棋锦标赛,围棋队6次获省青少年锦标赛总团体冠军 [4] 文体旅融合与消费促进策略 - 赛事引流消费:广州马拉松赛当日及前后两日,酒店订单环比前一周增长超40%,赛事撬动“吃住行购”多元消费链 [5] - 产业链延伸:汕头多家体育俱乐部针对冲浪产业设计全链条项目,包括俱乐部运营、赛事经济、装备销售与维护等,推动“冲浪+海岛”、“冲浪+美食”文旅套餐 [5] - 场景升级留客:清远构建“留客型”目的地生态,推动环笔架山民宿集群升级,打造覆盖漂流、徒步、露营的全域户外运动路线 [6] - 特色发展路径:潮州推出围棋主题非遗旅游线路、100项优惠政策及“一镇一宴”美食品牌,肇庆推行全运惠民,赛事期间七星岩、鼎湖山等景区对持证人员免门票 [8] - 政策导向支持:广东省2021年规划鼓励打造南澳冲浪、清远漂流等特色体育旅游目的地,近期要求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体育赛事消费新场景,广州推出“全运有礼”系列优惠 [8]
跟着全运去广东:21城掘金文体旅融合,打造“留客型”消费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15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