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学家刘元春:居民消费率过低,本质上是收入问题
搜狐财经·2025-11-15 21:36

消费现状与问题 - 中国最终消费率约为55%,显著低于发达国家约80%的水平 [3] - 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为39.9%,低于全球平均水平55%约15个百分点,也远低于日本的50%-55%、韩国的64.6%和美国的68% [3] - 私人消费占比不足70%,而行政消费占比高达30% [3] - 消费增速下降与GDP增速不匹配,同时存在被动存货投资增加、价格水平下滑及工业产能利用率下降等问题,反映整体需求不足 [7] 消费不足的成因分析 - 消费率过低与收入低形成互为因果的循环关系,低消费导致收入难以提升,低收入又进一步抑制消费 [4] -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居民部门占比仅60.6%,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 [14] - 企业部门收入占比为24.7%,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行政部门占比24.7%,高于世界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 [14][15] - 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但更关键的因素是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比过低 [14] 短期挑战与对策 - 短期面临的七大问题包括消费不足加剧、消费信心底部徘徊、国民收入收缩性分配、居民资产负债表变化、消费降级明显、一线城市消费疲软及房地产相关消费低迷 [18] - 测算显示短期需补足的消费规模接近2.9万亿元,占实际消费的6% [18] - 以旧换新等补贴政策预计可撬动消费约2万亿元,表明刺激力度有进一步加强的空间 [18] 中长期政策方向 - 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改变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占GDP比重 [1] - 需要主动调控优先提升收入,以形成收入反哺消费的良性循环 [5][6] - 扩大中产群体基本盘是扩大消费的关键,同时需增强居民的安全感和确定性 [18] - 需弥补高速增长时期遗留的问题,如完善劳动法规、社会保障及教育减负等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