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水平差异 - 过去十年中国平均通胀率为2.3%,日本为0.8%,十年间中国物价整体上涨约25%,日本仅上涨约8% [2] - 过去30年日本物价水平与1990年代初期相比几乎没有变化,甚至出现通货紧缩 [2] - 2024年中国GDP增长约为5%,而日本在2014年至2024年间GDP年均增长率仅为0.7%左右 [3] 人口结构影响 - 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9%,老年人口消费倾向低导致社会总需求增长缓慢 [2] - 中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61.2%,该群体消费需求旺盛对物价构成上涨压力 [2] 货币政策差异 - 2014年至2024年,中国M2货币供应量增长约115%,年均增速约8% [5] - 同期日本M2货币供应量仅增长约35%,年均增速约3% [4] - 日本央行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但未能有效提振通胀 [4] 产业与生产效率 - 2020-2025年间日本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年均提升约2.1%,技术进步抵消成本压力 [5] - 中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服务业占比和质量与发达国家有差距,物价上涨较为明显 [5] 房地产市场影响 - 中国主要城市房价过去二十年涨幅显著,带动相关行业价格上涨并推高商业租金 [6] - 日本主要城市房价长期低迷,近年才恢复至1990年代初水平,有助于控制整体物价 [6] 消费习惯与文化 - 日本消费者对价格敏感,企业难提价,形成低通胀预期的社会心理 [8][10] - 中国消费者因经历高速增长已形成较高通胀预期,倾向于提前消费进而推高物价 [10] 全球化与政府调控 - 日本经济结构受益于全球化低成本输入、高价值输出模式 [10] - 中国作为制造业和资源消费大国,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和供应链重构影响更大 [10] - 两国政府均重视物价稳定,但中国因经济体量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调控难度更大 [10] 社会保障体系 - 日本拥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价格稳定 [11] -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仍在完善,医疗、教育等领域商业化程度较高,价格上涨压力更大 [11]
各国通胀有差异,为何我国经常发生通胀,而日本几乎不会?结果令人意外
搜狐财经·2025-11-16 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