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也可以变得更“绿”
煤电行业定位与作用 - 煤电在电力系统中的定位正进行重大调整 由基础保障性电源转为支撑调节性电源 [1] - 尽管新能源快速发展 煤电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发挥兜底保障和支撑调节作用 是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压舱石 [2] - 以四川为例 2024年煤电装机占比不到10% 但在枯水期完成发电量33503亿千瓦时 提供了主网三分之一以上电量 凸显其保供重要性 [2] 煤电升级改造政策与目标 - 《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明确提出度电碳排放水平应较2024年同类型机组降低10%至20%的要求 [2] - 发展新一代煤电的核心是以较小的经济代价 有效释放 挖掘 提升煤电的灵活调节潜力 [3] - 新一代煤电发展方向应追求简洁的技术方案 避免运行复杂 可靠性差的外挂系统 [3] 煤电升级改造技术路径与案例 - 煤电升级改造关注重点是以更安全智能的方式实现燃更少煤 发更多电 减更多碳 [3] - 具体路径包括提升灵活调节能力和低碳化发展水平 主要聚焦于清洁低碳转型和灵活高效升级 [3] - 国能九江电厂改造案例显示 通过17项关键技术提升 机组炉效平均提高356% 可实现30%至100%宽负荷调节 年减排二氧化碳超12万吨 [3] - 改造技术可从源头管控和后端治理入手 例如在末端实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实现碳减排 [3] 煤电转型的考量因素 - 推进煤电低碳化转型应关注所选技术路径与成本效益 碳目标的匹配程度 [4] - 在进行改造前 应评估其建造成本 运行可靠性 燃煤适应性等情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