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城生活“深”得“港”心
经济日报·2025-11-16 06:00

政策影响与客流增长 - 深圳实施赴港“一签多行”政策,深圳户籍居民和居住证持有人可1年内不限次数往来香港,每次逗留不超过7天 [2] - 政策直接促进赴港旅游人数增长,截至目前深圳居民办理“一签多行”签注达141.7万件次 [2] - 截至10月31日,深圳各口岸出入境客流突破2.24亿人次,同比增长14.16%,单日最高查验量达109.1万人次 [1] 跨境消费活力 - 内地游客为香港市场注入新动力,节假日期间港澳酒店入住率超九成,零售业、餐饮业收入增长两成以上 [3] - 港人北上消费潮火热,深圳在商品种类和价格上具有吸引力,带动口岸附近商业繁荣 [3] - 深港间经济流动从单向赴港购物转变为双向消费互动,形成独特的跨境商业圈和生活圈 [4] 通关效率提升 - “刷脸”智能通关在深圳湾口岸试点,已有超1000万人次旅客实现“秒级通关”,通关效率提升30% [8][9] - 深圳湾口岸平均每4名旅客中就有1人选择“刷脸”通关,该模式受高频跨境旅客青睐 [9] - 自2025年11月5日起,将在深圳多个主要口岸推广“刷脸”智能通关应用 [9] 科研合作与人才流动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通过一号通道为人员跨境提供便利,通关时间压缩约40%,已有近百家科研机构、千余名科研人员享受此便利 [6][7] - 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面向六类人才群体,发放多年有效期多次签注,深圳已办理人才签注超过1万证次 [7] - 专为合作区设置的跨境巴士线路免费且快速,串联深港科研节点,助力形成“深港半小时科研圈” [7] 智慧口岸与流量管理 - 深圳边检总站研发大数据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预测客流,平均准确率达95%,边检用警效能提升20% [11] - 平台汇聚历史、售票、开源、感知四类数据,具备客流预测、实时感知等功能,解决陆路口岸客流难以预测的难题 [11] - 在跨境马拉松赛事中创新采用“查验前置+生物识别”模式,实现零延时、零接触的“无感”通关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