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秋播虽延后 丰收仍有盼
经济日报·2025-11-16 06:08

连续阴雨、土壤饱和、田间渍涝……今年9月以来,异常阴雨天气给河南的"三秋"生产带来严峻挑战。 秋收的推迟,引发了小麦晚播的连环风险。如何在不利天气中抢回农时?如何降低晚播对来年夏粮的影 响,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近日,记者深入河南周口,实地探访当地小麦秋播情况。 把握好播种时机 受异常天气连锁反应影响,今年河南秋播较往年推迟了约半个月,但多地因地因墒整地,积极创造播种 条件,科学应对,为夏粮生产打下稳定基础,努力实现"以夏补秋"、以稳补晚。 靠科技与时间赛跑 虽然播种局面不利,但中原大地上的农人们并没有坐等。他们正用传承千年的农耕智慧与现代科技手 段,进行着一场名为"以夏补秋"的生产要素重组。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科技成为最重要的武器。 选好品种是晚播小麦丰产高产的首要前提。日前,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关于小麦抗湿晚播品种选 择的指导意见》提出,将"以种补晚"作为核心路径,明确品种选择核心标准,实现"一区一策"精准匹 配。 具体来看,北部麦区抗湿晚播应选用丰产潜力大、耐晚播、早熟,且抗寒能力强、综合抗病性好的半冬 偏春性或弱春偏冬性品种;中南部麦区抗湿晚播应选用晚播早熟、耐后期高温,抗锈病、赤霉病等病害 的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