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经济日报·2025-11-16 06:0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将在“十五五”时期深化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目标是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高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 [1] - 改革的关键方向包括增强制度公平性、优化社保基金管理、主动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和就业形态转型、并促进社会流动 [1][2][3][5][6] 社会保障体系现状与目标 - 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焦点在于解决公平性问题和强化民生底线保障 [1] - “十五五”时期的目标是使社会保障制度更加优化和更可持续 [1] 改革关键领域与专家建议 - 需缩小不同群体、地区间的养老金待遇差距,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强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1] - 重点保障对象应为“一老一小一残”,并在条件成熟时逐步扩大覆盖范围 [1] - 应强化反贫困和收入再分配功能,提高农民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医保待遇 [2] - 需优化社保基金管理,适度减轻企业缴费压力,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2] - 保障水平的设定需充分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地区发展差异,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基础上 [2] 适应社会变革与制度创新 - 需主动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和就业形态转型,创新社会保障筹资模式,例如应对养老保险财政补贴空间受限的问题 [3] - 应改革存在“逆向调节”的项目,如推动医保筹资标准与居民收入挂钩,避免加重中低收入群体负担 [3] - 需推动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养老、残疾照护等社会保障服务中的应用,并通过教育培训解决新技术带来的就业结构性矛盾 [3] - 应总结提升“十四五”时期经试点已成熟的制度,形成全国统一方案并推广 [3] 长期护理保险案例分析 - 长期护理险自2016年试点以来,在探索多元筹资等方面取得进展,但仍存在覆盖范围有限、筹资渠道单一等短板 [4] - 建议加快长护险全国性立法,统一服务标准,建立独立多元的可持续筹资机制,并促进商业长护险发展作为补充 [4] - 重点应发展社区与居家护理,明确医养边界与转介机制 [4] 促进社会流动 - 当前劳动力流动存在堵点,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制度衔接不畅、新业态从业者社保覆盖不足等 [5] - 针对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率低的问题,核心是制度设计与新型就业特征不相适配,需采取前瞻性改革举措 [6] - 社会保障功能需从提供托底保障的“安全网”,升级为促进个人发展的“弹簧床”,实现从风险补偿向能力建设的转变 [6] - 未来需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强化教育公平、简化养老保险转移流程、扩大医保异地结算范围等方面持续优化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