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对英伟达的投资历史 - 2017年5月软银通过愿景基金投资约36亿美元获得英伟达4.9%股份,成为第四大股东 [1] - 2019年1月软银清仓英伟达股份,回笼资金约69亿美元,实现账面盈利约33亿美元 [1] - 若持有至2025年,该部分股份市值将超过1500亿美元,软银创始人承认“卖得太早”深感遗憾 [1][4] - 2025年10月软银再次清仓3210万股英伟达股票,套现约58.3亿美元 [4][7] - 软银两次投资英伟达均提前退出,错过了其股价暴涨的主要阶段 [8] 软银的战略转向与资金调配 - 出售英伟达股票是公司“资产变现”战略的一部分,旨在为新的投资机会准备资金 [5] - 清仓英伟达和T-Mobile股票以及利用Arm股份的保证金贷款,是向OpenAI投资225亿美元的现金来源 [5] - 对OpenAI的追加投资将使软银持股比例从4%提升至11%,总投资额可能高达400亿美元 [5][8] - 股票出售加上愿景基金190亿美元收益,帮助软银在第二财季实现利润翻番 [5] - 公司在一个季度内投资额达305亿美元,超过过去两年对外投资总额 [6] 迈克尔·伯里的做空策略与基金关闭 - 伯里旗下基金在2025年三季度持有覆盖100万股英伟达的看跌期权,名义规模约1.87亿美元 [11][15] - 同时持有覆盖500万股Palantir的看跌期权,名义规模约9.12亿美元,两项合计占其组合八成 [11][15] - 做空逻辑基于估值集中度、盈利质量存疑及AI商业化速度偏慢三大主线 [12] - 2025年11月伯里基金注册状态被标注为“终止”,管理规模约1.55亿美元 [13] - 伯里选择关闭基金退回幕后,因自身估值观与主流市场长期背离 [14] 英伟达空头头寸与市场影响 - 截至2025年10月底,英伟达被卖空约2.39亿股,占流通股1.02%,但名义金额超过400亿美元,为美股最大单一空头标的 [16][21] - 空头在2023年5月英伟达股价单日涨25%时浮亏约23亿美元,全年累计亏损近80亿美元 [15][21] - 2024年上半年空头再亏约200亿美元,2025年4-5月英伟达反弹38%导致空头亏损约96亿美元 [15][21] - 2025年1月英伟达市值单日蒸发5930亿美元,空头当日盈利约66亿美元创历史纪录 [15][21] - 空头头寸加剧了股价波动,并在市场情绪上形成多空对话,促使重新审视产业链利润模型 [23][24][25] 空头担忧的核心风险点 - 担忧英伟达定价权可持续性,在模型训练效率提升和专用芯片发展背景下,其垄断地位可能被削弱 [17] - AI投入产出比可能需至2027-2029年才显现,上游资本开支与下游现金流错配是周期性风险源 [18] - 科技巨头对服务器、GPU设备的折旧政策若调整,可能少计提超过1700亿美元折旧,影响英伟达盈利模型 [12][19] - 空头认为当前情况类似科技股泡沫的“繁荣中后期”,会计政策变化可能敏感影响利润表 [19][20]
做空英伟达的华尔街大空头,基金刚刚被迫清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