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赌回购困局现状 - 对赌回购协议是PE/VC和创业企业共同面临的难题,创业者担心完不成目标导致企业清算甚至搭上个人身家,投资人则担心创业者道德风险 [1] - 目前创投市场处于买方市场,资金供给有限,大部分处于融资弱势的创业企业都签订了对赌协议,伴随承诺兑现期限到来,众多投资人和创业者走向仲裁甚至诉讼 [1] 新司法解释核心内容 - 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肯定了与非上市公司对赌的效力,但履行受到特别限制,否定与上市公司对赌效力 [2][5] - 明确非上市公司回购股权必须减资,现金补偿必须分配利润,有限公司、股份公司对赌条款有效,上市公司对赌无效是司法实践主流意见 [5] - 对于公司没有完成减资或无利润分配不履行回购义务,投资人要求公司承担违约责任或担保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意见稿进一步回应和肯定了司法实践中的主流观点 [6] - 意见稿明确股东或实控人的担保责任有效性,第三人为公司回购义务提供担保不会因公司未能完成减资或利润分配而免除责任 [6] 对赌协议履行现实困境 - 企业上市前需清理对赌协议,实践中存在签订先清理后恢复的抽屉协议,此类协议在仲裁和法院体系过往有不少案例被认定为有效 [7] - 针对公司的对赌在法律上有效但现实中难以履行,因为减资需要有限公司全体一致表决或股份公司三分之二以上股东支持,且很多被要求回购的企业没有利润可供分配 [7] - 法律明确当公司是回购义务人,股东或实控人为公司提供担保时担保有效,投资人可要求股东或实控人承担担保责任 [7] 退出市场现状与挑战 - 2025年前三季度被投企业IPO案例数为1002笔,同比上升37.8%,并购退出案例数合计352笔,同比上升84.3% [11] - 截至11月6日,今年A股完成IPO数量仅有90家,相比2020年全年近400家已明显减少,业内普遍预计未来A股IPO数量或保持在每年100家左右 [10] - 并购市场相较往年活跃度有明显提升,证监会披露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但对于几十万家得到过股权投资的企业来说仍无法满足需求 [10] - S基金目前发展存在困境,国内S基金拿到份额后很难转让出去,最终也要等被收购或上市,国资是S基金的持有主力但份额很难流通,导致S基金账面价值很高但市场流通性不高 [10] 股权投资市场趋势 - 2025年前三季度新募集基金数量和规模分别同比上升18.3%、8.0%,其中政府投资基金、地方国资平台、险资、AIC出资活跃 [11] - 2025年前三季度投资案例数和披露金额分别上升19.8%、9.0%,硬科技领域获得市场较高关注,IT、半导体、生物技术/医药健康、机械制造等领域投资案例数量均超千起 [11]
IPO对赌有效、市值对赌无效,公司法新解释即将出台
第一财经资讯·2025-11-16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