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烧钱烧到“藏债”?巨头拉华尔街搞暗操作,万亿缺口快兜不住了
搜狐财经·2025-11-16 21:49

文章核心观点 - AI行业面临巨大的资金需求,科技巨头通过复杂的表外融资手段筹集资金,但这些操作隐藏了巨大的财务风险,且随着资金缺口扩大和融资环境趋紧,这种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 [1][3][16][20] 科技巨头的融资策略与案例 - Meta通过合资公司Beignet进行表外融资,合资公司发行270亿美元债券(2049年到期),其中Pimco购买180亿美元,该债务不计入Meta资产负债表,但Meta需提供退出兜底承诺,融资利率为6.58%,比Meta自身发债利率高1个多百分点 [3][5] - OpenAI与甲骨文、软银合作建设Stargate数据中心,项目规模380亿美元,依赖银行银团贷款,但截至2025年1月仍有50亿美元贷款未售出,部分原因是主要CLO管理人不认可其小评级机构的评估 [5][7] - 马斯克的xAI为Colossus 2超级数据中心融资,计划筹集200亿美元(75亿股权+125亿债务),融资工具规模增至220亿美元,但债务利率从10.5%提升至10.8%,反映出风险上升,股权回报与五年后芯片价值挂钩,存在不确定性 [7][9][10] 华尔街的参与动机与风险 - 华尔街机构追求高回报,例如投资Meta项目的机构目标是“固定收益的风险,赚股权的钱”,而xAI融资提供10.8%的高利率,并可能获得芯片升值带来的额外收益 [10][12] - 风险被低估,AI相关债务规模超过以往任何信贷周期,技术迭代过快可能导致抵押资产(如数据中心)迅速贬值,进而引发贷款坏账 [12][14] - 私募信贷机构态度转向谨慎,2025年以来多家机构拒绝缺乏明确现金流的AI项目,放款规模同比减少30%,并要求更高抵押率,例如xAI需将已购芯片作为额外抵押才能获得更多贷款 [14][16] AI行业的资金缺口与挑战 - 摩根大通预测AI数据中心资金需求从5万亿美元上调至5.2万亿美元,资金缺口从1.4万亿美元扩大至1.6万亿美元 [16][18] - 融资渠道收窄,私募信贷规模缩减,政府补贴(如美国AI基建计划)尚未落地且难以填补缺口,同时全球不良债务指数较2024年11月上升3个百分点,显示高风险债务问题初现 [16][18] - 表外融资的复杂结构可能在经济疲软或AI热潮退却时引发系统性风险,成为压垮巨头和华尔街的因素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