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惠理投资盛今:南向资金定价权提升港股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上海证券报·2025-11-16 22:02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与驱动因素 - 恒生指数经历数年深度调整后,今年迎来显著估值修复行情[1] - 市场转变得益于全球资金向非美市场再平衡趋势及产业叙事引领的资产重估[1] - 强势美元周期曾压制新兴市场资产估值,今年美元走弱推动资金流向非美资产[1] - 中国资产重估叙事及新消费、创新药等结构性机会提升A股和港股活跃度[1] 港股估值与资金面分析 - 恒生指数2024年底市盈率低至约10.6倍,风险溢价处于历史90%分位以上,具备高安全边际[2] - 国际投资者共识认为更多中国企业具备全球竞争力,可能享有更高估值溢价[2] - 海外主动资金配置中国市场的比例截至今年10月底升至7.2%[2] - 当前港股估值位于历史均值上方1.5至1.7个标准差区间,短期或存回调压力[2] - 南向资金持续强劲流入,截至11月12日今年以来累计净流入规模超1.2万亿元[2] 南向资金定价权变化 - 南向资金在港股市场定价权从边际和结构两个维度持续巩固提升[3] - 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在港股主板占比自2024年底约25%水平稳步攀升,一度触及近40%峰值[3] - 该比例近期较峰值略有回落,但仍稳定维持在30%左右水平[3] 行业与板块投资机会 - AI产业链持续发展,互联网行业在“反内卷”政策下竞争格局优化,部分消费细分领域需求回暖[4] - 中国制造业优势巩固,关键领域技术突破,高端制造与硬科技板块具备长期价值[4] - 医疗健康行业政策环境边际改善,产业竞争力提升推动生物制药领域成长性凸显[4] - 化工、原材料等行业盈利预期持续修复,相关企业业绩前景值得关注[4] - 资金配置可能呈现轮动,部分资金或从通信、银行、公用事业等高股息板块转向周期类及成长类资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