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作为行业先行者,通过建立国内首个石油工程碳足迹核算体系、构建常态化碳排放管控机制、以及推广绿色能源技术应用,成功实现了显著的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提升了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绿色竞争力 [2][3][4][9] 碳足迹核算体系建立 - 公司在国内石油工程领域率先开启碳核算工作,选择钻井和试油两大行业作为试点,采用排放因子法并历时3个月基层蹲点测算,形成了涵盖全生命周期包含30多项因子的碳排放计算模型 [2] - 该核算体系于2024年6月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的国内首个石油工程碳足迹认证证书,基层队可套用模型公式自行计算施工碳排放 [3] - 建立全面精准的碳核算体系是公司未来打开国内外市场的必由之路,未来需向甲方提供每口井的施工碳标签 [3] 碳排放常态化管控机制 - 公司构建了“管办研”相结合的常态运行体系,绿色低碳办公室每年向基层下达年度碳排放指标,并将完成情况与双文明评比、领导班子绩效挂钩 [4] - 整合前期3000口施工井能碳数据建立能碳管理平台,通过实时监测预警强化过程管控,并基于平台印发绿色低碳工作实施方案,明确33项重点工作任务 [4] - 通过专题督导会向主要领导汇报重点任务进度,对不达标单位现场公示、当场问责,33项重点任务目前已高效完成23项 [4][5] 绿色物流与供应链优化 - 实施石英砂散装运输“公铁海”联运,建立从厂家到井场的“一站式”物资供应系统,转用海路铁路运输大幅减少物流环节碳排放 [5] - 化工料抵达井场后借助自动上料设备,实现全过程零包装、零固废、零扬尘、零泄漏,累计减少使用包装袋87万余个 [5] 绿色能源技术应用与创新 - 针对用电负荷大的钻井队,应用“超级电容+能量协控”系统实现网电与柴油并联供能,预计2025年钻机网电利用率提升至70.5% [6][7] - 大力实施绿电能耗最优柔性生产模式,执行削峰填谷策略调整作业时段,并建立《基层关键设备功率/能耗清单》,全年预计可减少碳排放量约1050余吨 [7][8] - 针对偏远井场推广新能源供电模式,应用“乙醇代油”发电和“柴油+储能”供电,其中储能装置应用后累计节省柴油约43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5吨 [8] 新能源应用成效与员工激励 - 试油8队应用光储供能后当月累计减少柴油成本8.33万元,员工绩效随之增高,激发了对低碳新技术的期待 [8] - 在后勤机关推广光伏建设,新疆塔里木分公司后勤场地分布式光伏电站累计发电73万度,节约能耗90吨标煤;管具技术服务中心太阳能光伏电站3年节省电费22万余元,节约能耗约126吨标准煤 [8] - 选取两家单位驻地作为试点进行“零碳厂区”改造,建成后所有用电将完全依靠“光伏+储能” [9] 整体绿色发展成果 - “十四五”期间,公司万元产值碳排放量较“十三五”下降42.2%,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48.1% [9] - 走出了一条“既要绿色低碳又要能源安全”的绿色发展之路,培育了绿色核心竞争力 [9]
争当石油工程行业“碳路先锋”
齐鲁晚报·2025-11-17 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