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将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读《2049:未来10000天的可能》
上海证券报·2025-11-17 01:55

书籍核心观点 - 书籍以2049年为时间节点,基于现实模型展望未来10000天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将如何重塑社会与生活 [4] - 核心预测是智能手机将被智能眼镜取代,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叠加形成数字孪生的镜像世界,这将深刻改变内容创作、交互体验与社会活动 [4][6][8] - 全书最终信念是对未来图景的构建本身就是创造美好明天的重要力量 [14] 预测方法论 - 预测模型一:观察富人当前行为,其所作所为会被大众效仿,例如通过思考富人管家的职责来预测AI助理的未来变化 [5] - 预测模型二:观察边缘人群关注点,许多创新会从边缘走向主流,例如极客玩家的项目可能在未来流行 [5] - 预测模型三:从新创造词汇中寻找有效信息,新词涌现表明领域快速扩张,例如元宇宙、智能合约等词汇传递出变化信号 [5] 镜像世界 - 智能眼镜将全面取代智能手机,整合视频通话、医学诊疗、课堂教学、屏幕显示、家庭娱乐及游戏设备等多元功能 [6] - 智能眼镜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搜集个人数据,记录用户对外界变化的细微反应和情绪波动,从而了解其兴趣偏好甚至潜意识好恶 [7] - 镜像世界是下一代互联网,由无数摄像头和传感器360度全方位捕捉数据打造,是一个AI驱动的沉浸式环境 [7] - 镜像世界具有明显的分布式特征,每个用户都可以自由创建和发布内容,但其底层因需巨大AI算力支撑,仍将由全球顶尖科技公司主导 [7] - 镜像世界的主要特征是对真实世界的模拟即数字孪生,用户可用肢体动作和语言实现互动,体验类似真实世界且须遵循物理定律 [8] 内容创作与产业前景 - 镜像世界的成熟将带来内容井喷,更低的创作门槛、更丰富的工具支持与更多元的创作者参与将深刻改变传统内容载体与创作模式 [8] - 未来每个人都会写书、制作播客和拍摄视频,一人电影、粉丝电影将会变得十分流行 [8] - 技术赋能使得优秀点子和疯狂想法更容易落地,会在很多领域内出现乔布斯和马斯克式的人物 [8] - 游戏产业在镜像世界中前景最为广阔,因为它本身就是真实世界的镜像 [8] 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 提出“异人智能”概念,强调AI的思维方式与人类迥异,其底层思维逻辑与人类认知存在本质区别 [9] - 将智能拆分为记忆力、推理能力、创造力三个维度,AI在记忆力方面已超越任何人类,但记忆力不等同于创新能力 [9] - AI未来将沿专业化路径进化,专用智能能力将远胜于通用智能,可用瑞士军刀与专业工具的比喻来理解此种差别 [10] - 专业化趋势将使曾经专属于富豪阶层的服务借助AI进入寻常百姓家,例如私人秘书、管家等服务可由专业AI助理提供 [10] - AI助理形态将随交互场景灵活呈现,可以是虚拟世界的虚拟人、语音助手或透过智能眼镜看到的AR提示 [10] 智能交互与数据治理 - 深度智能交互需要新的技术标准和通信协议,万物互联下每个接入网络的设备都是环境与运营数据的搜集者 [11] - 高度个性化服务的对立面是隐私保护,享受个性化服务的同时,用户可能成为没有隐私的“透明人” [11][12] - 针对个性化与隐私矛盾,提出“互见性”原则,强调信息搜集前提是用户信任,并要求建立双向透明的责任机制,信息应可追踪、可核查并建立滥用申诉途径 [12] 机器人技术演进 - 未来二十余年,机器人作为AI技术的重要载体,将成为AI向物理世界延伸的重要桥梁 [13] - 人形机器人将在三个领域大发展:工程学发展让机器人更适应物理世界;物联网技术与机器人深度协同以高效运用云端智能;让机器人通过观察人类行为进行学习 [13] - 机器人大爆发面临能耗与损耗挑战,零部件需要不断检查、维修、更新,机器人零部件市场或售后、维修市场未来可能是巨大增长市场和新的就业增长点 [13] - 未来10年人类将会拥有2亿台机器人,其中大多数不会是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将实现更快普及 [13] 生命科学与前沿探索 - AI推动的生命科学发展可能让当代人活到百岁甚至获得某种程度永生,实现路径包括替换衰退器官、理解细胞运作规律、在细胞层面使人返老还童 [14] - 人类有可能在5年之内在月球上建设永久基地,机器人可能比人类更适合前往火星旅行 [14] - 在解码脑电波信号领域,AI语言模型的发展会加速,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可能很常见,并可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感应”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