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90后攒的养老金,三十年后怎么花?
36氪·2025-11-17 06:05

中国老龄化人口规模与趋势 - 截至202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人,占总人口比重22%,65岁及以上人口达2.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15.6%,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1] - 到2035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4亿人,未来10年内,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每年净增超过1000万人[1] - 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已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人口总量,正经历规模大、速度快、持续时间长的老龄化进程[1] 养老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 - 全国两会委员建议将发展养老机器人纳入新战略规划,重点推动社区和家庭养老机器人发展行动计划,预计日常使用在未来3-5年内逐步变成现实[4] - 养老机器人应用场景已逐步拓展,包括深圳养老院的洗浴机器人、大小便护理机器人,重庆的穿戴式外骨骼机器人,江苏的"大头阿亮"养老机器人,以及北京的长者陪伴型机器人"小丽"[5] - 业内人士认为养老机器人在整个智能机器人产业中可能最后落地,10年内更务实的方法是设计协助护理员的工具,完全让机器人接手全部护理工作目前不现实[10] 银发经济市场规模与特点 - 中国银发经济年产值高达7万亿元,但在整体GDP中占比仅为6%,老年人的消费力相对较低[14] - 2021年中国老年人年人均收入为32027.4元,其中城镇老年人47270.8元,农村老年人14105.4元,老年人整体并不富裕[16] - 新银发人群(50-65岁)经济宽裕,自有房产率高,每天超过10小时个人可支配时间,催生出社交、出行、自娱等丰富需求[11] 银发经济消费趋势与风险 - 60后、70后新老人受教育程度较高,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幅提升,带入老年期的消费习惯多样化,推动旅游、老年用品、智能设备等行业利好[14] - 银发经济中存在低端下沉市场的"坑老"套路,包括99元超低价旅行团、保健品营销、收藏品理财和电信诈骗等[16] - 互联网平台改变了银发人群接收信息的方式和消费行为,重新建构他们的生活[11] 养老观念与产业转型 - 新银发人群养老观念转变,传统"奉献式""养儿防老"理念逐步瓦解,更关注自我需求,提出品质人生的养老升级理念[11] - 银发经济涵盖一、二、三产业,产业链长、业态多元,将催生更多新产业和新赛道[14] - 长寿时代打破传统"学习—工作—养老"人生逻辑,老年期成为继续学习、创造、发展的"第二人生"[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