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片区化发展核心观点 - 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是“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的方向,核心在于打破行政村落的物理边界与行政壁垒,通过乡村组团发展探索“强村带弱村、先富带后富、区域共同富”的有效路径 [1] - 乡村组团发展是在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产业相关联、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对区域内资源要素进行重新整合,是乡村振兴由“点上开花”迈向“面上成景”的重要步骤 [1] - 片区化协同发展有助于整合分散资源、优化公共服务、降低发展成本、形成规模效应、打造区域品牌,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1] 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 - 存在“集”而不“团”现象,部分片区停留在空间组合,产业和利益联结薄弱,“两张皮”问题突出 [2] - 片区资源共享机制不够顺畅,土地、资金、人才、数据等资源难以在片内发挥最大效益 [2] - 发展成果共享机制不完善,“强村”带“弱村”及先富带后富的作用发挥不到位 [2] 推动发展的关键举措 - 强化规划引领,坚持“多规合一”打破乡镇和行政村界限,根据片区特色整体设计,实现错位发展与功能互补 [2] - 统筹布局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推动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互联互通,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资源共享 [2] - 推动产业深度融合,鼓励强村龙头企业、合作社与薄弱村以“飞地抱团”等形式,采用股份合作、订单农业等方式联入全产业链 [3] - 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农民分享更多增值收益 [3] - 畅通要素流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创新土地管理制度,探索建设用地、宅基地的统筹利用与整治置换 [3] - 搭建产权交易、信息发布、技术推广等综合性服务平台,促进资源整合与利益联结 [3] - 创新治理机制,发挥党组织统筹协调作用,发展理事会由各成员村代表、企业代表等组成,平台运营公司负责具体项目的市场化运作 [3]
组团发展带动乡村共富
经济日报·2025-11-17 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