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实施一周年,市值管理从软约束变为硬指标,上市公司积极运用分红回购、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多元化工具提升投资价值和积极回报投资者 [1] 价值引领 分红回购持续升温 - 现金分红与股份回购成为市值管理中使用较频繁的工具,政策鼓励明确回购机制和制定中长期分红规划 [2] - 截至10月31日,境内股票市场1195家公司发布1525单2025年回购预案,已完成899单,全市场累计回购金额923亿元,自有资金回购占比36%,注销式回购占比26% [2] - 截至10月31日,全市场共1033家上市公司公布季度现金分红预案,较上年同期增加141家,其中38家公司多次分红,全市场现金分红总额7349亿元,89家公司年内分红金额超10亿元 [3] - 制定合理分红政策能增强股东信心并提升企业市场形象 [3] 制度优化 并购重组市场活力足 - 并购重组市场呈现“硬科技”引领和央国企整合加速等特征,涌现一批标杆性案例 [4] - “硬科技”领域并购案例包括芯联集成收购芯联越州72.33%股权实现产能一体化管理、海光信息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实现产业链互补、*ST松发通过资产重组跨界转型 [4] - 央国企整合案例包括中国神华拟整合13家能源企业打造全产业链旗舰、国泰君安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加快向国际一流投行迈进 [4] - 政策持续赋能并购重组,从新“国九条”到《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订,优化升级路径清晰 [4] - 政策有望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并购重组,通过优化审核机制等提升效率,新质生产力和产业整合仍是重点 [5] 激励相容 股权激励凝聚内生动力 - 政策鼓励董事会建立长效激励机制,运用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等工具 [6] - 多家公司密集披露相关计划,例如豫园股份拟斥资2亿至3亿元、热景生物拟斥资1亿至2亿元、华荣股份拟斥资4000万至8000万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激励 [6] - 截至今年6月底,近3500家上市公司实施过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占A股总数64%,共计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超5000份和员工持股计划超2000份 [6] - 指引首次以专项文件形式将股权激励明确为市值管理方式,使其具有更深层次意义 [6] - 加入市值条件和投资回报等考核指标的股权激励方案有望更受市场及监管部门欢迎 [7]
指引发布实施一周年 工具箱日渐丰富 从软约束到硬指标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迈入新阶段
中国证券报·2025-11-17 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