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四小龙,「危」机交织进行时
36氪·2025-11-17 08:36
从悲观到乐观 最近AI+AR 眼镜越来越热闹了,前有"掌握核心科技"的JBD获得天量融资,再有行业今年最大单笔融资但金额"未知"的华南某企业,春江水终于暖了,也真 心为一众AR创业公司庆幸。 作为曾在行业里两家标杆性公司工作的野生评论家,深知消费级AR极不成熟又身体力行的不易。 两年前,核心微显示屏和光机占了BOM成本一半,但是色彩、亮度始终不能匹配需求;近眼显示光学方案复杂艰深且远未达成共识,量产一致性和良品率 又十分感人,这些必须买单的高昂成本,成型终端只有羸弱的场景和极为有限的扩屏和信息提示功能。 消费级AR不是真AR。要同时满足「消费级」、「AR」,那只能是假的。 一个代表,Video-See Through方案强大如苹果也难,无论光学模组、sensor、算法、算力再怎么推进,本质上人类要适应"透过摄像头以望远镜方式"去观察 世界,这似乎要等待智人完成进化,Apple Vision Pro在消费市场前景难测。 图为 Apple Vision Pro的定制光学模组 一群野蛮人,Optic-See Through方案乃至部分透光的BirdBath方案真正能被消费者接受,但做完整的AR只有做成头盔,只能2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