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有个词叫:广泛性焦虑(总在担心 “万一”?你可能不是 “想太多”,而是被 GAD 找上了)
经济观察报·2025-11-17 09:25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核心观点为阐述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定义、特征、成因及应对方法,指出其是一种对多种生活事件持续6个月以上的过度、难以控制的担忧,并伴有身体反应的心理状态[2][3] 广泛性焦虑障碍定义 - 广泛性焦虑障碍指对多种生活事件持续6个月以上的过度、难以控制的担忧[2] - 判断担忧是否过度的标准包括担忧的广度和强度[2] - 担忧的广度表现为无差别焦虑,工作、家庭、健康、金钱乃至小事均可成为焦虑导火索[2] - 担忧的强度表现为失控的思绪,明知担心无用却忍不住反复想,越克制越焦虑[2][3] 广泛性焦虑障碍症状 - 症状不只心理难受,还会引发明显身体反应[3] - 情绪上表现为易怒、烦躁,一点小事就想发脾气[3] - 生理上表现为失眠、心慌、胸闷、头痛、手抖、出汗、肌肉紧张[3] - 认知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总觉得脑子很乱[3] 广泛性焦虑障碍成因 - 成因包括大脑焦虑开关过于敏感,患者杏仁核较活跃,易触发警报产生强烈焦虑感[4][5][6] - 习惯灾难化思维,把小概率负面事件放大成一定会发生的灾难[7] - 长期压力或不安过往,如童年缺乏安全感的环境、父母吵架、家庭经济不稳定或突发创伤事件,会形成外界危险且无法控制的认知[7] 应对焦虑方法 - 可用现实检验打破灾难化思维,通过三个问题评估过去发生概率、最坏结果及应对方式[8] - 可用身体放松缓解焦虑,如478呼吸法,通过鼻子吸气4秒、屏息7秒、嘴巴呼气8秒,重复3-5次来传递安全信号给大脑[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