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之大者”的新区答卷!兰州新区这样守护绿水青山
中国环境报·2025-11-17 11:07

核心观点 - 兰州新区通过系统化的生态优先发展战略 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与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协同发展 为西部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绿色发展模式 [1][2][3] 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与监管 - 将生态环境保护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理顺了监督管理 综合执法 环境监测体制机制 [1] - 修订印发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 制定行政执法事项目录清单 赋予乡镇社区11项环保职责 [1] - 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体系并严格考核 确保"十四五"规划21项指标圆满收官 [1]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 - 截至10月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6.4% 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提升6.5% [2] -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土壤环境清洁无污染 [2] - 城市绿化率由不足5%大幅跃升至36% 动植物种类分别达到161种和106种 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 [2] 绿色产业发展与环评服务 - 优化实施"主动作为+提前介入+靠前服务+跟踪指导+技术支撑+高效审批"的环评审批服务新模式 [3] - 环境容量指标优先配置给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重点项目 全方位服务先进装备制造 绿色化工 新能源新材料 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 [3] - 探索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创新推广"碳金融"产品 两次获评"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优秀案例" [3] 产业经济效益与能源效率 - 推动产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迈进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 [3] -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了万元GDP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 环境监管与企业服务模式 - 坚持"源头预防 过程管控 后果严惩"原则 打好"上门服务+现场办公+主动沟通+专业释法+帮扶提升"组合拳 [4] - 精准开展企业"环保体检" 科学定制"一厂一策"方案 推动"三废"科学有效管控处置 [4] - 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即时有效传输率达到99.2% 实现主要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