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战略定位 - 汽车产业作为实体经济的压舱石和新质生产力载体,战略地位正进一步提升 [1] - 国家“十五五”规划建议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并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推动产业转型 [1] 区域发展战略与成果 - 成都经开区坚持“稳油强电、存增并进、整零并重、圈链融合、集群发展”思路,瞄准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新赛道 [1] - 全区已搭建完成百万辆新能源整车生产平台,产品覆盖A、B级轿车、中型SUV、纯电动轻卡、氢燃料电池客车等多类别车型 [5] - 2023年以来成功引入捷达新能源车型及品牌总部、东风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一汽红旗E-QM5车型、沃尔沃纯电新车型、犀重汽车成都生产基地及总部等一大批重大项目 [5] - 今年1至9月,全区新能源整车产量16.54万辆,同比增长248.95%,预计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突破20万辆 [5] 新能源汽车制造进展 - 四川领克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智能化工厂生产车辆八成以上为新能源车型,包括吉利星愿、领克Z20等爆款产品 [3] - 一汽-大众捷达品牌首款新能源车型已进入生产准备攻坚阶段,新能源汽车产线改造计划30天完成,预计明年9月在蓉批量下线 [3] - 犀重汽车成都生产基地一期已投产,产品包括新能源矿用卡车、新能源专用车、新能源客车等,预计今年交付近1000辆产品 [3] - 犀重汽车成都生产基地二期建成投用后,将具备新能源商用车全系列产品整车生产能力,年产能达25000辆 [3] 核心零部件配套体系 - 电池方面,中创新航、亿纬锂能2个动力储能电池项目一期已建成投运 [5] - 电机电控方面,华川电装、阿尔特、联腾动力等30余家企业在驱动电机、域控制器等领域竞争力不断提升 [5] 智能网联产业布局 - 成都经开区在智能网联40个细分领域中已完成27个关键领域布局,覆盖比例达67.5% [7] - 近三年全区新增智能网联企业52家,累计达102家 [7] - 依托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建立准入评审机制,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近600公里 [7] 智能网联应用成效 - 车端:L2级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车型累计达15款,智能网联车型渗透率达71% [8] - 路端:建成140公里连续覆盖的车联网C-V2X通信网络,涉及路口215个,完成超400个红绿灯路口网联化改造 [8] - 云端:打造智能网联云控和监管平台,实现车路云一体化数据融合 [8] - 引入中国汽研合作运营测试基地,招引百度阿波罗等龙头企业,测试运营里程超210万公里 [8] - 成功打造智能接驳、智能物流配送、智慧环卫等10余个标杆应用场景,商业化探索成效初显 [8]
向“新”而行、向“智”而进!成都经开区加速驰骋汽车新赛道
新浪财经·2025-11-17 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