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AI音乐公司成立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上海久吾一生与北京无界音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订立合营协议,共同成立一家AI音乐公司 [1] - 上海久吾一生投资1.15亿元,持有合营公司32%股权,合营伙伴投资2.44亿元,持有68%股权 [1] 公司经营状况恶化 - 2024年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全年收入仅1.63亿元,同比暴跌61.8%,净亏损2.33亿元 [4] - 截至2025年中期,公司营业收入仅5903.5万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100.2万元 [2] - 公司股价已从2023年高点124港元跌至目前的1.43港元左右,跌幅超过98% [4] 核心业务大幅萎缩 - 曾经作为收入主力的综艺节目IP业务大幅萎缩,2024年上半年该业务营收仅2550万元,同比跌幅高达66% [4] - 核心IP《中国好声音》曾贡献公司总收入的20%以上,该节目停播后空缺难以填补 [4] - 公司在财报中可提及的综艺节目仅剩《亚洲超星团》一档 [4] 负面事件冲击 - 2023年夏季的"李玟录音事件"成为公司命运的转折点,导致《中国好声音》停播 [4] - 公司股价在事件后短短三个交易日内暴跌超过50%,市值蒸发近260亿港元 [4] - "李玟事件"引发的负面舆情尚未完全消退,公司品牌形象受损 [3] 过往转型尝试 - 公司曾尝试向元宇宙转型,2023年7月推出《中国好声音》首款元宇宙应用"Sing!Meta耀音",但该业务至今未能对业绩产生实质性带动 [5][6] - 另一转型方向是短剧,2024年公司宣布启动"百部港片微短剧计划",拟将其拥有的700多部经典电影IP开发为短剧内容 [6] AI音乐行业挑战 - AI音乐发展面临版权归属问题,现行著作权法未明确AI生成内容的权利归属,导致侵权纠纷频发 [2] - 数据垄断与人才紧缺并存,头部平台的数据壁垒限制中小企业创新空间,而兼具AI技术与音乐创作能力的跨界人才尤为短缺 [2] - AI生成的标准化模式可能挤压小众音乐与传统文化生存空间,音乐的艺术性表达与人文温度受到影响 [2] 本次投资面临风险 - 财务风险不容忽视,在公司营收规模小且亏损的背景下投入1.15亿元开展新业务,将进一步加剧现金流压力 [2] - 整合风险值得关注,合营伙伴控股68%的股权结构,可能导致公司在业务发展方向上缺乏足够话语权 [2] - 市场竞争风险严峻,AI音乐赛道已聚集了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等头部平台,这些公司拥有更丰富的数据资源和技术储备 [2]
星空华文1.15亿元押注AI音乐 核心IP《中国好声音》停播 收入连续六期下滑、深陷亏损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