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战略转向 - 公司业务重心从已实现盈利的电动车、电池及充电服务业务转向尚未产生营收的人工智能业务,包括自动驾驶出租车和人形机器人 [2] - 公司缺乏新车型规划,专注于对现有车型Model Y和Model 3进行改款和成本削减 [3][5] - 公司计划于2026年第二季度推出取消方向盘和标准操控装置的双门版Cybercab,并规划建设年产100万台及未来年产1000万台Optimus机器人的生产线 [4][7] 核心人才流失 - 公司近期失去多位资深工程人员,包括Model Y项目负责人伊曼纽尔·拉马基亚以及曾负责Model 3和Cybertruck项目的西丹特·阿瓦斯蒂 [1][2] - 今年以来公司已先后失去销售、电池、机器人及芯片领域的核心高管,包括北美销售与服务副总裁、电池团队负责人、前Dojo超级计算机项目主管以及Optimus机器人项目负责人 [3] - 公司对非电动车业务的侧重以及缺乏新车型规划导致其对汽车工程师的吸引力持续下降 [3] 电动车业务表现 - 公司今年以来的电动车销量下降约6%,尽管第三季度交付量因美国税收抵免政策变动而激增 [4] - Cybertruck在上市后第二个完整年度销量开始下滑,今年前三季度销量仅为16,097辆,同比下降38% [6] - 公司位于加州、得州、中国和德国的工厂年产能合计至少达200万辆,但今年年销量预计仅在150万至160万辆之间,产能远超当前需求 [6] 公司治理与股东支持 - 公司股东以压倒性票数(至少75%)通过了CEO未来十年价值1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 [1][6] - 公司缺乏强大的高管团队,未设立总裁、首席运营官或执行副总裁之职,也缺乏明确的后马斯克时代继任计划 [7] - 公司董事会大力推动薪酬方案通过,被外界解读为将一切赌注押在CEO身上 [7]
万亿薪酬落定,马斯克核心团队为何“集体叛逃”
搜狐财经·2025-11-17 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