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换脸第一刀砍向明星,杨幂全红婵都中招
36氪·2025-11-17 20:00

AI仿冒明星侵权现象 - AI换脸技术被滥用于创建明星数字分身进行直播带货和虚假宣传,受害者包括演员温峥嵘、张柏芝、刘涛、央视主持人李梓萌、奥运冠军全红婵等一线顶流、翻红老戏骨及公众人物[2][3][13][16] - 侵权账号粉丝量从几百到数十万不等,构成金字塔式灰色流量生态,部分虚假带货视频点赞量高达1.1万,商品链接显示已售出4.7万件[2][16] - 温峥嵘团队在一天内举报了18个假直播间,但侵权账号采用打时间差策略,在凌晨等平台监管薄弱时段直播,账号封禁后立即更换ID卷土重来,维权成本高且效果有限[6][26] 侵权内容与欺诈手段 - AI仿冒内容多为精心策划的骗局,例如通过碎片化影像剪辑、拼接配以伪造台词,炮制明星集体致歉等虚假视频,利用情感共鸣诱导粉丝下单[3][4][19] - 带货商品高度集中在化妆品、护肤品、保健品等高频或暴利品类,价格区间从7.8元至300多元,以明星自用为噱头,依赖明星信誉背书[23][24][27] - 欺诈分子通过AI克隆明星声音和面部,模仿其腔调及形象,营造手慢无的抢购氛围,受骗群体以对AI技术认知薄弱的中老年人为主,有消费者被骗金额近万元[16][20][21] 灰色产业链与技术支持 - AI换脸黑灰产已形成牟利闭环,涵盖上游数据获取、中游技术生成、下游场景应用及洗钱变现环节,人脸识别教学视频及人脸提取业务售价低至49.9元[33][38] - 技术提供方承诺1980元即可永久使用AI换脸服务,包含训练人脸模型、远程安装调试及售后,支持明星脸部替换且不加价,生成数字人可实时互动直播带货[32][33] - 灰色产业链衍生局中局骗局,例如售卖虚假AI克隆直播引流教程,以298元试学课程为诱饵,甚至展示AI生成的学员答谢视频进行二次欺诈[40][41] 平台治理与行业挑战 - 抖音平台启动仿冒名人宣传专项治理,处置1.1万个违规带货账号、6700多个违规商品,拦截数万条侵权视频,但AI内容侵权识别仍是行业性技术难题[28] - 现有法规如《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要求AI生成内容亮明身份,但平台审核海量内容存在疏漏,商家刻意规避标识,新规落地效果打折扣[42][43] - 法律未清晰划定技术提供方、内容生成者、直播平台、商家等多方责任,给维权带来极大难度,平台与侵权账号的技术对抗持续升级[2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