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与金融齐飞 粤港澳大湾区奔赴星辰大海
证券时报·2025-11-18 01:00

文章核心观点 - 粤港澳大湾区通过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协同,构建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体系,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发展动能 [1][2][11] 科技创新实力与成就 - 第十五届全运会展示了130多款高科技产品,涵盖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 [1] - “深圳—香港—广州”创新集群在“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名中首次超越日本“东京—横滨”集群,登顶全球第一 [2] - “澳门—珠海”创新集群连续两次入围世界百强 [2] - 深海智人(广州)技术有限公司实现中国深海机器人首次商业化出口,标志着国产高端装备在全球海洋科技赛道实现零的突破 [3] - 粤港澳大湾区布局了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等32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联合攻关关键技术 [11] 创新资本与投资生态 - 广东省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数量达2466家,管理基金数约1.2万只,均居全国首位 [4] - 2024年广东各级政府引导基金已认缴规模超4300亿元,居全国第二 [4] - 南沙国资联合社会资本共同向深海智人投资5000万元,助其实现核心产品商业化落地 [3] - 活跃的民营风投机构与深圳、广州两大规模超千亿元级别的国有资本矩阵共同构成覆盖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创新资本体系 [3] 传统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广州南沙发布全国首个“气候融担”贷款产品,碳境科技成为首批受益企业 [6] - 广东首批重大科技攻关综合保险“穗创保”在广州落地,为研发分散技术风险,风险保障提前至科研初始阶段 [7] - 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成功发行前海合作区首个以企业为核心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7] - 全国首单境外资金认购境内知识产权ABS在深交所正式挂牌,实现“知识产权跨境质押+深港资金跨境认购”的双跨境模式 [11] 金融支持数据与成效 - 2024年广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达3000多亿元 [8] - 截至2024年5月末,全省科技贷款余额为5.6万亿元,同比增长7.3% [8] - 2024年上半年,科技保险累计为全省(不包括深圳)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3.11万亿元 [8] 区域协同与基础设施 - 粤港澳大湾区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美元,以全国不到0.6%的国土面积、6%的人口创造出全国1/9的经济总量 [1] - 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跨江跨海通道彻底打通三地发展的“任督二脉”,推动科创要素深度衔接 [9] - 港科大(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运行一年吸引超180家企业入驻,港籍相关企业占比超80% [10] - 东莞松山湖中国散裂中子源装置向全球科学家开放运行,约1/4用户来自粤港澳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