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排千桌”的烤匠进军上海,凭什么被上海商业视为“客流密码”?
搜狐财经·2025-11-18 02:13

文章核心观点 - 烤匠在川渝市场蛰伏十余年后,于今年启动全国化扩张,并按下"加速键",重点布局上海和西安 [1] - 公司敢于在餐饮行业普遍收缩的背景下加速扩张,底气源于其在北京市场已被验证的成功模型,包括月坪效达1.2万元和高峰期翻台率稳定在10轮以上 [1][4] - 烤匠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力、精细化运营和对年轻消费群体的深刻洞察,这构成了其强大的品牌护城河 [6][8][16] 扩张战略与市场布局 - 公司采用清晰而稳健的扩张路径:先用十余年深耕川渝根据地,再首站直指北京验证模型,目前同步启动上海和西安双城布局 [1][8][11][13] - 在成都采用网格化密集布局,在重庆采用重点布局策略,例如入驻日均客流近10万人次的重庆龙湖时代天街,其中19-29岁年轻客群占比高达60% [8][9] - 北京市场的成功为全国化扩张积累经验,首店选址朝阳合生汇(日均客流14.6万人次,19-29岁客群超54%),后续门店均落位于客流巨大、客群年轻的潮流商业体 [11] - 上海首店选址引发超过4万人参与线上投票,粉丝对五角场、人民广场、静安寺等标杆商圈呼声集中,预计将复刻北京"开门红"打法 [15][16] 经营业绩与运营效率 - 北京市场月坪效基本达到1.2万元,触及行业天花板(行业优秀水平为4000-6000元)[1][4] - 高峰期平均翻台率稳定在10轮以上,意味着营业时间内一张台接待超过十批消费者,门店几乎从开门到打烊都座无虚席 [1][5] - 高效的运营能力是关键,创始人将门店视为"最小作战单元",通过精细化运营体系保证高客流压力下服务品质的稳定输出 [4][6] 产品力与品牌建设 - 产品差异化竞争壁垒核心为"守正"与"出新":"守正"体现在对经典麻辣烤鱼的深耕,采用3种辣椒与3种花椒的黄金配比,并坚持传统现磨手工黑豆花 [6] - "出新"体现在创新圆形烤鱼盘(利于均匀受热)、推出只送不卖的花椒冰淇淋等创意甜品,并围绕生日派对、夜宵社交等年轻消费场景丰富产品组合 [8][20] - 品牌口号"不吃火锅就吃烤匠"已从商业宣传演变为文化符号,在明星演唱会等大型活动中能引发现场数万粉丝齐声高喊,显示出强大的品牌势能 [9] 对购物中心的价值贡献 - 烤匠对18-29岁年轻客群的超强引力使其成为购物中心"活水"的绝佳补充,一个高人气餐饮首店能为商场带来15%以上的客流增量 [16][22] - 公司夜宵基因与上海夜经济发展不谋而合,特色餐饮晚8点后消费额可占门店全日流水的35%以上,能有效帮助商场延长坪效时长 [22] - 烤匠具有显著的"引力场"效应,等位顾客会在商场内其他业态消费,实现"一人等位,全家消费"的引流效果,带动整个场域销售增长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