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强国建设与“十五五”规划方向 -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对金融体系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改革纵深提出更高要求[1] -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强调工作主线为防风险、强监管、促高质量发展[1] - 金融工作需统筹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五篇大文章”[1] 银行业现状与使命 - 截至三季度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达474.3万亿元[1] - 银行业面临跨界竞争与同业竞争交织的多重竞争格局[1] - 银行业肩负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与结构性变革的双重使命[1]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与现代化产业体系 -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立业之本,需着力提升经济金融适配性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 - 金融资源将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支持传统产业优化提升、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2] - 工商银行表示将科学编制“十五五”战略规划,做精做深金融“五篇大文章”并深化全面金融解决方案[2] 科技金融的发展与实践 - 银行业可通过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供应链金融等创新模式支持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2] - 截至今年9月末,中国银行科技贷款余额为4.7万亿元,授信户数达16.6万户,综合化服务累计供给超过8300亿元[2] - 中国银行计划在“十五五”期间统筹运用股权、债权、保险等工具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2] 金融机构差异化发展与竞争格局 - 移动互联网科技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场景资源,在支付、理财、消费信贷等领域对传统银行形成强力竞争[3] - “十五五”规划建议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专注主业、完善治理、错位发展,以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差异化的金融机构体系[3] - 监管部门将引导银行业机构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市场定位和服务对象选择差异化发展路径,避免同质化竞争[3] 中小银行的战略调整 - 中小银行需进行战略性调整,回归自身发展,拥抱新经济、服务新动能以实现突破[4] - 中小银行应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等相关企业客群,明确目标客群并提升专业能力[4] - 建议中小银行创新产品服务,建立与新经济企业相匹配的价值评估和风险管理能力[4] 金融监管的强化与创新 - “十五五”规划建议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强化央地监管协同,丰富风险处置资源和手段,构建风险防范化解体系[5] - 监管手段包括全面“排雷”以穿透式监管摸清风险底数,以及巧妙“布线”设计个性化改革方案[5] - 强监管旨在降低金融机构经营层面风险,监管将向“主动预警、全面覆盖、精准施策”方向转变,数字化手段有望在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5] 金融法治与数字金融监管 - 金融法治建设是银行业发展的根本保障,监管制度完善需进一步拓展至数字金融领域[6] - 监管需应对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深化、大模型应用加速、境外稳定币立法等带来的影响[6] - 金融监管仍需在数字金融监管、跨境金融风险防控以及提升监管科技应用能力等方面不断深化和完善[6]
银行业转型攻坚:以自身变革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中国证券报·2025-11-18 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