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聚焦服务硬科技 资本市场包容性改革激活创新全链条
中国证券报·2025-11-18 06:07

资本市场政策支持 - 科创板"1+6"改革、债券市场"科技板"、"并购六条"等标志性政策密集落地,提升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与适应性 [1] - 证监会着力推动市场更具韧性、制度更加包容,预期将构建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1] - 融资端改革将聚焦精准适配,通过优化上市标准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包容的金融服务 [6] IPO市场与资本流向 - 截至11月17日,今年以来共有92家企业完成A股IPO [2] - 从上市板块看,11家企业登陆科创板、29家登陆创业板、20家登陆北交所,三大板块合计占比超六成 [2] - IPO企业行业分布以汽车与零配件、电气设备、硬件设备等"硬科技"领域居多,表明资本活水向该领域聚集 [2] 债券市场创新 - 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落地后发行规模稳步扩大 [3] - 科创债ETF成为投资者便捷参与科创债市场的工具 [3] - 首单兼具股债属性的科创可转债获批,新三板企业钢研功能获批非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3亿元、期限不超过6年的科技创新可转换公司债券 [3] 耐心资本入场 - 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等耐心资本正加速入场 [4] - 浙江社保科创基金、江苏社保科创基金相继完成签约 [4] - 保险资金通过间接投资方式支持杭州"六小龙"等创新企业,从"资金提供者"转型为"资本+服务"的综合赋能者 [5] - 央企战新基金首期募集510亿元,出资方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石化等,将支持国资央企布局前沿创新 [5] 市场趋势与专家观点 - 德勤预计在政策支持下,科技、新能源等行业的新发行上市企业将继续成为A股市场关注热点 [3] - 科创债市场呈现三大趋势:发行端政策红利推动规模扩容、交易端流动性改善与机构参与度提升形成正向循环、收益率下行过程中孕育结构性机会 [3] - 科创可转债作为标准化产品有利于提高拟上市企业透明度,化解明股实债等不规范情况 [3] 生态体系与产品创新 - 投资端着力培育专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长期资本,更好匹配科创企业资金需求 [7] - 产品端需打造"全周期、多工具"融资矩阵,适配科创企业"长周期、高风险、轻资产"特性 [8] - 建议推广"投贷联动"机制,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开发更多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