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 全球百余家知名投资机构代表看好中国市场的长期配置价值,认为中国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政策环境持续优化、科技创新加速推进[1] - 国际资本持续流入A股市场,2025年上半年境外对境内证券投资净流入373亿美元[2] - 淡马锡中国区主席吴亦兵表示中国以创新驱动未来,政策的确定性和产业升级方向为中长期投资提供坚实基础[2] - 摩根资产管理环球主席白博文认为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中国股市将展现出更强稳定性、更强周期、更低波动,有能力实现“十五五”目标并带来企业盈利增长和股市良好回报[2] 资本市场改革与监管动向 - 中国资本市场通过系统性、制度性改革显著增强韧性与活力,今年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推出一批牵引性强、含金量高的标志性举措[3] -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表示将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提升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融资端纵深推进“两创板”改革,加快落实科创板“1+6”政策,推动科创成长层运行,深化创业板改革[3] - 投资端持续完善长钱长投市场生态,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落地,扩大社保、保险、年金等权益类投资规模和比例,深化公募基金改革,丰富适配长期投资的指数产品[3] - 上交所理事长邱勇表示“十五五”期间将聚焦催生新质生产力,优化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制度,引导资本投向前沿技术、先进制造和未来产业[10] A股并购市场活跃度与结构变化 - “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市公司披露各类并购交易超过1000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115单,同比增长138%[4] - 上市公司并购结构反映经济发展动能变革,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速布局,传统产业通过并购寻求转型升级或寻找“第二增长曲线”[4] - 在“并购六条”发布以来的重大资产重组中,一半为科技类并购,同比增长287%[4] - 并购重组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为国际投资者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头部公司通过并购加强技术、拓展渠道、加速国际化[4][5] 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举措 - 上交所“十四五”时期深化互联互通机制,沪港通累计成交103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288%,新增10家公司完成GDR发行,累计融资33.5亿美元[8] - 持续丰富跨境产品,沪市跨境指数产品规模超3200亿元,推动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上交所股票期权交易[9] - 证监会将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稳慎拓展互联互通,丰富跨境投资产品,推动更多期货期权品种纳入对外开放范围[10] - 上交所将聚焦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跨境投融资渠道,丰富国际化产品体系,提升全球竞争力与吸引力[10] 跨境投资与产业布局趋势 - 中国企业跨境投资迈入多元化、高质量发展阶段,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国企成为跨境并购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出海”势头强劲,新能源等领域龙头企业主动拓展国际市场[7] - 外资聚焦中国优势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生物医药成为外资布局重点[7] - 国际投资者可通过布局科创板科技公司分享科技创新红利,布局有转型意愿的传统产业公司把握低估值红利,在产业整合初期布局龙头企业获得长期稳定回报[6] - 并购市场推动“走出去”与“引进来”结合,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得先进技术和市场机遇,通过引入外资完善内部治理和提升公司形象[6]
投资中国成为全球投资者普遍共识
经济日报·2025-11-18 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