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加仓中国资产概况 - 2025年三季度外国机构投资者进一步增持中国股票,其低配比例从-1.6%升至-1.3% [1][3] - 全球前40大投资机构的中国股票持仓升至1.1%,为2023年一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但仍低于2020年约2%的峰值 [1][3] - 跟踪的约800只主动型外国基金共持有2700亿美元的中国股票,2025年三季度这些基金将其中国低配比例减少30个基点至-1.3%,为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最轻的低配水平 [3] 外资持仓行业动向 - 国际投资者增持最多的行业包括医疗保健、保险、能源和材料以及互联网 [2][3] - 国际投资者减持了汽车和科技行业 [3] - 主动型外国机构投资者有选择地买入成长、高beta行业(医疗保健、保险、互联网、消费)和"反内卷"受益者(能源和材料、可再生能源) [4] 南北向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流入高达560亿美元,与2025年一季度创纪录的水平持平,所有行业均录得净流入 [4] - 南向投资者买入最多的行业为可选消费品,并在三季度买入金融、医疗保健和IT,趋势保持到四季度,金融和可选消费品仍是买入最多行业,能源、材料和通信服务的资金流入增多 [4] - 北向投资者减持金融、必需消费品和公用事业,IT是唯一录得净流入的行业 [4] - 10月以来,医疗保健行业出现资金流出 [4] QFII与中概股动向 - 三季度法国巴黎银行、摩根大通证券、摩根士丹利、阿布扎比投资局、瑞士联合银行等多家知名外资机构均加仓A股股票 [5] - QFII重点加仓了银行、电气设备、化工、软件服务等行业的个股 [5] - 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获得外资机构增持,知名对冲基金TT国际资产管理公司、沃尔弗林资产管理公司、花旗集团均增持了阿里巴巴,拼多多、百度也分别获得多家外资机构加仓 [5] 外资机构调研活动 - 10月1日至11月14日,外资机构调研A股上市公司总次数达到1288次 [2][6] - 高盛(亚洲)证券有限公司、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的调研次数排名靠前,分别为44次、30次、23次 [2][6] - 华明装备、奥普特、联影医疗、汉钟精机、奥比中光-UW、汇川技术分别获得92家、82家、71家、45家、44家、43家外资机构调研 [6] - 被密集调研的公司主要来自电气部件与设备、电子设备和仪器、医疗保健设备、工业机械行业 [6] 外资机构看好的投资方向 - 外资机构看好AI、工程机械、有色金属、中国制造优势等领域的机会 [7] - 关注AI所带来的变革性机会,以及在工程机械、化工、动力电池、有色金属等行业的机会 [7] - 重申对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低空经济及创新型大消费赛道的看好 [8] - A股市场中长期表现的核心逻辑根植于中国制造优势,随着政策对部分产业"内卷式"竞争的调控,中国制造优势最终能够在盈利能力上得以体现 [2][8] 外资流入前景展望 - 预计12月美联储降息延续,并将于12月结束缩表,缓解流动性压力,海外资金有望进一步流入港股 [9] - 在国际货币秩序重构背景下,A股在全球资金再平衡中的吸引力正在增强 [9] - 考虑到当前外资持股占A股流通市值仍然偏低,未来增配空间仍然广阔 [9]
心动中国资产:四季度外资调研超千次,股票持仓升至1.1%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18 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