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帮扶不是“到期就撤”
经济日报·2025-11-18 08:02
脱贫群众和地区始终是党中央的牵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 的建议》提出,统筹建立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这是对过渡期结束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方 向的明晰。 截至2020年底,我国历史性打赢脱贫攻坚战,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之后,党中央设立了5 年过渡期,经过接续奋斗,脱贫人口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脱贫地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没有发生规模性 返贫致贫。"十五五"时期是过渡期结束后的第一个5年,还要不要帮扶,怎样帮扶? 《建议》给出的答案是,建立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这是因为,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仍有部 分农民会遇到疾病、事故、灾害等困难,需要帮扶;一些欠发达地区发展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制约,需 要扶持。过渡期结束后要对农村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实行分层分类帮扶,构筑更牢固的防止返贫致 贫防线,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和发展差距。这不仅有利于兜牢民生底线、防范社会风险,也有利于挖掘内 需潜力、增强经济韧性。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任务,必须始终守住守牢。总结过渡期这5年的 经验,其中一条是:以脱贫攻坚的办法推进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的办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前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