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常会部署:加速供需适配 AI与新场景联手促消费
新浪财经·2025-11-18 10:26

政策核心转向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消费政策,核心从传统的“拉动需求”转向“优化供给结构”,强调通过提升供给质量释放消费潜力 [1] - 政策重点为“增强供需适配性”,意味着从强调“刺激买”转向强调“提供更适合消费者想买的产品”,推动消费从总量扩张逻辑迈向结构优化逻辑 [1] - 具体路径是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通过标准提升、柔性制造、特色供给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推动消费从“有没有”迈向“好不好” [1] 消费市场现状 - 今年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169亿元,增长4.3% [1] -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91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放缓反映出传统大宗消费动力不足,而特色、品质、个性消费尚未充分释放 [1] - 消费不足主要体现在供给端高品质、小批量、专业化的产品相对有限,柔性制造和快速响应能力不足,年轻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与供给能力存在错位 [2] 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发展 - 政策明确要积极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丰富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2] - 推动发展需践行差异化路径,鼓励各地依托资源禀赋打造标志性场景,避免同质化竞争,并推广虚拟现实、区块链等技术深度应用 [3] - 商务部支持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推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数字技术在文娱、旅游、健康、体育等领域深化应用,打造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新场景 [3] - 全国示范步行街(商圈)2024年实现客流量超4000亿人次、营业额超500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超80万个 [4] - 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全国示范步行街(商圈)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8.8%、6.0% [4] 人工智能融合赋能 - 国常会提出加快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用,强化人工智能融合赋能,聚焦重点行业开发新产品和增值服务,持续拓展新的消费增量 [6] - 人工智能核心作用是把“粗放供给”变成“精准供给”,把“统一生产”变成“个性化制造”,通过用户行为洞察、智能推荐等提升消费品“命中率” [6] - 人工智能促消费价值体现为通过大数据挖掘潜在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与个性化服务、借助智能终端升级消费体验 [7] - 我国培育开源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电子、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应用,形成新模式新业态,AI手机、AI电脑、AI眼镜等人工智能终端已超百款 [7] - AI与消费融合已覆盖家居、物流、文旅等多个场景,未来趋势包括情感经济崛起、全场景智能互联深化、跨界融合加速孵化沉浸式消费新业态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