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青春巧思赋新“宿州活化石”
中国青年报·2025-11-18 11:13
赵雅涵在进行雕刻。共青团宿州市委供图 近日,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剪纸和萧县刺绣代表性传承人、85后刘阳在安徽共青团"非遗青年说二十四节 气"视频中出镜,她将冬日柔情细细剪刻,把岁月祝福密密绣藏,讲述在剪与绣的方寸之间触摸传承温 度的故事。 对非遗的热爱,起始于孩童时,她看着奶奶和妈妈完成一天劳作后,在昏黄灯光下做鞋帽,氛围温馨。 5岁开始,她看着奶奶和妈妈将剪纸花样变成了鞋帽上的刺绣,流光溢彩、动人心弦,她也拿起剪刀学 剪花样。 坚定接下这份传承责任,源自她在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方向读研时,一位老师对她说:"匠人很多, 读书的人也很多,从小耳濡目染、热爱技艺且又学相关专业的人不多,你有责任和义务让这份来自民间 的技艺传承下去。" 当时的刘阳热泪盈眶。后来她也经历过坎坷崎岖,但老师的话一直萦绕耳边,带给她力量和勇气。 如何让古老技艺"活"在当下?是她一直思考的问题。 这些年,她将家乡本土特色文化融入创作。耗时3年创作的十二生肖针插香包,在传统针插的基础上融 入汉像石和汉像砖的传统纹样元素,这组作品在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被选为"东方匠礼"。 今年4月,在2025第三届宿州绿色农产品杭州展示展销会上,她连续第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