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价格战杀穿地板!外资批量撤资,中国市场变商业绞肉机
搜狐财经·2025-11-18 11:37

外资撤离中国市场现象 - 多家国际知名企业撤离或缩减在华业务,包括星巴克、SAS、特斯拉、谷歌、微软、英伟达、迪卡侬和大众等[1][3][5] - 外资企业撤离被归因于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内卷[5] 咖啡行业竞争态势 - 星巴克面临瑞幸9块9和库迪1块6毛8等本土品牌的低价竞争压力[1] - 库迪咖啡推出1块6毛8的低价产品,咖啡价格低于瓶装水[7] 汽车行业竞争态势 - 特斯拉实施去中国化战略,芯片和电池等零部件转向韩国供应商[3] - 中国汽车市场价格战激烈,新车价格低至3万人民币,宝马3系价格跌至十几万,奔驰GLC价格跌破20万[7] - 比亚迪、理想等国产新能源品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7] 中国市场内卷模式 - 市场竞争模式主要表现为不计成本的价格战,将蓝海市场变为血海[12] - 竞争从技术、品牌和体验转向自杀式低价玩法,导致价值创造停摆[12][14] - 共享单车和社区团购等行业历史表明,竞争焦点在于烧钱速度和规模而非技术或调度[9][10] 低价竞争的潜在影响 - 持续的价格战可能导致国际贸易壁垒加剧和国际市场孤立[14] - 过度依赖低价竞争抑制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存在输掉国际市场和技术进步的风险[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