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用汽车、特斯拉真的能脱离中国零部件吗?
中国汽车报网·2025-11-18 15:43

两家公司的“去中国化”指令 - 通用汽车向全球数千家供应商下达指令,要求在2027年前彻底清除供应链中的中国产原材料与零部件[2] - 特斯拉要求其供应商在生产美国汽车时排除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并计划在未来一两年内将所有其他零部件都更换为中国以外地区生产的零部件[2] - 通用汽车全球采购负责人表示,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至关重要,必须确保对自身供应链拥有更强的掌控力[2] 通用汽车的经济影响力 - 通用汽车活动总影响达1165亿美元GDP和709,100个就业岗位,其GDP总量超过美国13个州,就业规模超过10个州的全部劳动力[6] - 2022年,通用汽车直接为美国经济创造392亿美元GDP,约占美国汽车制造商GDP总量的四分之一[6] - 通用汽车每直接雇佣1名员工,全美范围内可额外支持6.3个工作岗位,就业乘数为7.3[7] - 通用汽车为美国联邦、州和地方政府贡献约215亿美元税收收入[7] - 2022年通用汽车收入为1567亿美元,归母净利润为99.34亿美元[4] 特斯拉的经济影响力与产能布局 - 特斯拉的市值远超通用汽车,截至2025年11月15日,特斯拉市值为1.345万亿美元,通用汽车市值为657.9亿美元,特斯拉市值是通用的20倍[10] - 特斯拉Fremont工厂雇佣约1万名工人,Giga Nevada工厂估计雇佣3000~5000名工人[10] - 特斯拉上海工厂2024年预测产量为95万-100万辆,Fremont工厂预测产量为55万-60万辆[8] 汽车产业的复杂性与中国地位 - 汽车产业链条长且技术复杂,全球约15%的钢材、25%的铝材用于汽车生产,橡胶产量中约50%、塑料产量中约10%用于汽车领域[11] -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不断突破[13] - 中国控制着全球近90%的稀土加工能力,短期内难以被替代[14] “脱钩”行动的现实挑战与矛盾 - 一辆汽车约有三万个零部件,通用汽车要求“全链条净化”意味着需审查二级、三级工厂甚至模具、软件、原材料,过程复杂[16] - 供应链重组通常需要三到五年,而通用汽车仅留出两年窗口,给供应商带来资本开支、现金流和人力流失的三重风险[16] - 通用汽车和特斯拉的行为存在矛盾,一方面要求供应链“去中国化”,另一方面其在中国本土的业务仍在扩张[14][15] - 墨西哥出口到美国的汽车中,中国贡献的价值占比已升至28.6%,表明“北美供应链”实则仍依赖中国[17] 对“脱钩”可行性的分析 - 从墨西哥、越南等地进口的零部件,其核心生产设备、模具设计乃至生产工艺仍大量来自中国,使“原产地”成为可操控的标签[17] - 以政治安全为主导的“去中国化”方案将显著推高整车制造成本,挤压利润空间[16] - 全球分工合作才是最佳方式,强行推动脱钩可能损害公司自身的全球竞争力[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