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松江“十四五”构建“2+4”产业体系 多项核心指标位居上海前列
国际金融报·2025-11-18 16:31

经济发展与产业规模 -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200亿元 [3] - 规上工业企业数量1758家,连续多年保持全市第一,属地规上工业产值全市第二 [3] - 进出口总额位居全市第二,AEO企业数量居全市第二 [3] - 服务业规模预计将突破千亿元,实现翻番增长 [4] 产业体系与结构 - 着力构建“2+4”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2个千亿级主导产业和4个百亿级特色产业 [4] - 千亿级主导产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百亿级特色产业为先进材料、生命健康、时尚消费品、文旅影视 [4] - 先进算力资源约占全市算力规模的50%,腾讯、仪电等高等级算力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4] - 获评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4] 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 - 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达6.39%,其中89.5%的研发投入来自市场主体 [6] - 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9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533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69家 [3] - 认定外资研发中心83家,数量占全市1/10 [3] - 成立总规模3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资超400亿元,培育15家企业成功上市 [6] 区域战略与科创走廊 - G60科创走廊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纳入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事项 [5] - G60科技成果拍卖会成交金额累计突破500亿元 [5] - 成立G60 ESG发展联盟、重大科创平台联盟等平台 [5] 人才与教育资源 - 松江大学城占地8000多亩,拥有8所高校、12万余名师生,是全市规模最大的大学城 [5] - 培养区领军人才97人、拔尖人才306人、青年创新创业英才384人,引进院士专家551名 [6] - 累计新引进紧缺急需人才2万多名,入选市级以上人才计划1020人 [6] - 新建、扩建学校51个,引入3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7] 人口与城市发展 - 松江新城实有人口达84.61万人,规模位居五个新城之首,占全区比重达41% [6] - 松江新城人口年轻化程度、高学历人才数量和比重在五个新城中均列首位 [6] - 9台23线松江枢纽与沪苏湖高铁同步通车运营,1-2小时内可通达80%的长三角城市 [6] 文旅生态与乡村振兴 - 全区森林覆盖率达19.28%,位居全市第二 [8] - 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乡村振兴综合考核连续5年全市第一,粮食亩产连续6年全市第一 [7]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10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