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首发首套首台”层出不穷,武汉首位度持续攀升
长江日报·2025-11-18 19:30

武汉创新成果概览 - 国内首款鸿蒙人形机器人、国内首台C919飞机发动机降温加工设备、全球首创可视介入机器人等多项“首发、首套、首台”成果在武汉亮相 [1] - 从技术国产化到技术领跑再到全球首创,武汉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开辟经济发展新领域和新赛道 [1] - 武汉在全球创新坐标上的影响力持续提升,正致力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2] 未来产业突破 - 国内首款搭载开源鸿蒙系统的机器人“夸父”亮相,验证了开源鸿蒙作为机器人“大脑”的可行性,解决技术替代和产业安全问题 [3] - 全球首个“世界模型驱动的虚实结合具身智能数据工厂”落子武汉光谷,为机器人提供“学习资料”,助力构建产业基础设施和规则 [3] - 武汉已划出包括人形机器人、先进半导体等在内的13个未来产业细分赛道,力争到2027年未来产业营业收入规模突破千亿元 [4] - 全球首款128层三维闪存芯片、全球首片8英寸硅光薄膜铌酸锂光电集成晶圆等多项源自武汉的首创技术成为科技突围的“利刃” [3] 科研实力与创新基础 - 在“2024自然指数—科研城市”中,武汉位列全球第八,排名介于美国旧金山湾区和巴尔的摩—华盛顿都市圈之间 [5] - 在人工智能领域,武汉的高产出、高被引科学家数量排名全球第六,创新策源能力持续领跑 [5] - 武汉拥有4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1.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创新链条的全贯通提供硬核支撑 [6] 智能制造与产业升级 - 全球首台自主学习智能数控系统“华中10型”在武汉诞生,使机床具备感知、学习和互动能力,实现人工智能在工业母机的系统性创新 [7][9] - 武重集团发布世界首台智能重型机床高速高精智能重型立式铣车加工中心,其关键核心部件已实现全部国产化 [9] - 华工激光发布首台复杂曲面六轴激光微孔加工装备,助力航空发动机制造向高性能、轻量化等方向发展 [9] - 今年前三季度,武汉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3%,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六成 [9] - 长飞光纤、武汉京东方入围工信部2025年度领航智能工厂项目培育清单,武汉入围数与上海并列全国城市第一 [10] 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 - 禾元生物“稻米造血”产业化基地预计2026年二季度投产,建成后可年产1200万支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预计可替代国内人血清白蛋白约四分之一的进口量 [11] - 武汉一类新药研发已进入国家第一方阵,近400种新药在研,包括全球首创可视介入机器人、全球首款帕金森自体细胞治疗药物等世界级创新成果 [11] - 武汉汇集大健康企业超4500家,产业规模突破5500亿元,正成为全球生命健康产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11] - 武汉光谷生物城综合竞争力在2024年排名全国第五,较上一年提升一位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