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核心与目标 - 会议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对2026-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系统部署 [1] - 继续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突出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2] - 将“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列为主要目标之首,需以新质生产力替代传统要素驱动 [2] 新兴支柱产业 - 明确培育壮大4个新兴支柱产业和6个未来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支撑 [3] - 新能源产业:2025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60%,2024年风光累计装机占全球47%,绿色低碳产业规模有望从11万亿元翻倍增长,新型储能累计装机将达313.9GW,2030年绿氢产量有望达300万吨 [4] - 新材料产业:2024年行业产值达8.48万亿元,“十五五”时期将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4] - 航空航天产业:未来五年市场规模有望达数万亿元,C919大飞机累计订单超1000架将进入批量交付,卫星互联网和商业航天蓬勃发展 [4] - 低空经济: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占据全球70%以上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eVTOL处于全球技术第一梯队 [5] 未来产业布局 - 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六大未来产业 [6] - 生物制造产业规模接近万亿元,2030年有望达1.8万亿元 [7] - 氢能产业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居世界第一,核聚变能处于关键技术攻关阶段 [8] - 脑机接口全球医疗应用市场规模2030年有望达400亿美元 [8] -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元年,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 [8] - 6G技术2025-2027年聚焦关键技术突破,2030年之后规模化商用 [8] 科技创新与产业赋能 - 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列为主要目标,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机制 [9] - 聚焦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等重点领域全链条攻关 [10] - 适度超前建设6G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东数西算”工程 [11] -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60%,算力总规模居世界第二,预计到2030年新一代智能终端等应用普及率超90% [12] 国有企业角色 - “十四五”时期国企研发经费连续三年超过万亿元,投入强度从2.6%提升至2.8% [13] - “十五五”时期要求国企加快“4+6”产业布局,从“补链强链”向“塑链主导”跃升,建立关键零部件“备份产能”体系 [13] - 强化国企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共建创新联合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14]
宏图万里兴伟业,科创引领新征程
中国证券报·2025-11-18 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