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核心观点 - 会议主题为“应对新兴能源挑战”,强调通过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间的合作来改变全球气候轨迹[2][3] 电网韧性 - 电网韧性已成为能源讨论的核心议题,气候变化、网络威胁和可再生能源并网对传统系统构成挑战[5] - 以2025年4月西班牙和葡萄牙停电为例,数百万人断电8至15小时,凸显系统脆弱性[5] - 系统故障不仅涉及技术问题(如无功功率和电压控制),还包括与中欧的输电能力不足以及过时的操作程序[6] - 能源公司Avangrid正致力于通过细致的应急规划使电网更智能、更强健,以应对风暴、洪水和极端高温等威胁[7] - MIT能源倡议(MITEI)于2025年9月启动数据中心电力论坛,旨在应对因需求激增带来的电网韧性挑战,关注能源供应与存储、电网设计管理等[7] 能源存储与运输 - 为实现2050年脱碳目标,全球需要建设约300太瓦时的存储容量,这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挑战[8] - MIT的Asegun Henry教授正在开发名为“盒中太阳”的高温热能存储系统,使用液态金属和石墨,可实现5至500小时的电力存储[8] - Google方面认为存储技术取决于所重视的服务类型,不存在赢家通吃的市场[9] - 可持续的“即用型”燃料(与现有发动机兼容)可避免数万亿美元的舰队更换和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并加速运输部门脱碳[10] - LanzaJet公司生产源自农业残留物等废碳源的高能量密度航空燃料,其关键在于同时解决供应侧(增加产量)和需求侧(降低成本)的挑战[10] - ExxonMobil提倡技术中立、基于生命周期核算和市场机制的政策框架来支持可持续燃料[11] - MITEI计划于2026年初启动一项为期两年的研究“燃料的未来:可持续运输的路径”,重点分析生物燃料和电子燃料[12] 碳捕获与车辆电气化 - 在发电碳捕获方面,Shell公司描述在发电厂利用蒸汽进行热回收的燃烧后碳捕获技术;Siemens Energy讨论部署新材料直接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GE Vernova阐述将碳捕获集成到燃气轮机系统中[13] - Toyota研究院概述其脱碳项目组合,包括固态电池、柔性生产线以及支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构网型逆变器[14] 早期技术与商业化 - MIT实验室展示早期研究,包括 decarbonizing 乙烯生产的新工艺,以及开发钠离子电池所需的新型聚合物[15] - MIT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Iwnetim Abate创立公司Addis Energy,基于新型地热过程从地下富铁岩石中提取清洁氢气和氨,并获得ARPA-E和MIT的The Engine Ventures资助[16] - MIT Proto Ventures计划旨在将早期创意转化为初创企业,统计显示全球仅有4.2%的专利最终实现商业化[17] 地缘政治与供应链 - 专家指出美国在低碳技术几乎所有领域的竞争力均出现下滑,中国在清洁技术竞赛中领先[17] - 中国占据全球风力涡轮机制造的51%份额和太阳能组件的75%份额,并控制着全球依赖的低碳供应链,其巨大规模使潜在竞争者难以进入市场[18] - 美国能源政策的反复无常(“跷跷板”现象)导致私营部门难以规划和运营[18] - 一个中美合资企业案例旨在在美国为商用车辆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合作方包括中国的亿纬锂能、戴姆勒、美国的PACCAR和康明斯的零排放业务部门Accelera,此举旨在增强供应链韧性并降低地缘政治风险[19]
MIT Energy Initiative conference spotlights research priorities amidst a changing energy landscape